內苳子

內苳子00.jpg
內苳子00
內苳子11.JPG
內苳子11
內苳子-莖00.jpg
內苳子-莖00
內苳子-枝00.JPG
內苳子-枝00
內苳子-葉序03.JPG
內苳子-葉序03
內苳子-葉00.JPG
內苳子-葉00
內苳子-葉正00.JPG
內苳子-葉正00
內苳子-花苞00.jpg
內苳子-花苞00
內苳子-花序00.jpg
內苳子-花序00
內苳子-雄花序0.jpg
內苳子-雄花序0
內苳子-雄花00.jpg
內苳子-雄花00
內苳子-雄花01.jpg
內苳子-雄花01
內苳子-葉03.JPG
內苳子-葉03
內苳子-葉背00.JPG
內苳子-葉背00
內苳子-花.jpg
內苳子-花
內苳子-雌花00.jpg
內苳子-雌花00
內苳子-雌花01.jpg
內苳子-雌花01
內苳子-實00.JPG
內苳子-實00
內苳子-實.jpg
內苳子-實
內苳子-實03.JPG
內苳子-實03
內苳子-種子02.jpg
內苳子-種子02

‧中文名稱:

內苳子                                             更多內苳子
‧英文名稱: Ako Spice Bush,Ako Lindera

‧學名:

Lindera akoensis Hayata
Benzoin akoense (Hayata) Kamikoti

‧科名:

樟科(Lauraceae)釣樟屬(Lindera)

‧別名:

子,內冬子,台灣香葉樹、刺子樹、刺木樹、辣仔樹、辣子樹、屏東釣樟
‧原產地: 台灣固有植物。

‧分布:

臺灣全境低海拔山地矮林內自生

‧用途:

1.庭園樹、綠籬:內苳子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憂良的庭園樹、綠籬樹種。2.藥用:效用:根:治創傷,解毒,止血。﹝方例﹞治創傷:內苳葉,榕樹根,水煎服。『甘‧藥植學』
‧莖: 小喬木,樹皮光滑,暗褐色,枝條多數而細長,幼枝葉被毛。

‧葉:

葉不規則互生,具短柄,葉片革質,卵形至長橢圓形,長 3~6 公分,寬 2~3.5 公分,兩端均短尖,全緣,表面光澤無毛,葉背粉白色,主脈及側脈皆被毛,網狀細脈。

‧花:

雌雄異株,雄花腋生 5~6 朵,乳黃白色,簇生呈繖形花序,小梗長 1~1.2 公分,苞片早落性,花被 6 片,外側基部被軟毛,卵形,長 0.2~0.25 公分,寬 0.1~0.16 公分,先端鈍形,完全雄蕊 9 枚,花葯 2 室,皆內向,卵形,長約 0.1 公分,第 1、2 輪雄蕊花絲無腺體,第 3 輪基部具腺體;退化子房倒卵形,長 0.1~0.12 公分;雌花 5~6 朵,簇生葉腋,呈小繖形花序,小梗密生軟毛,長 0.1~0.3 公分;花被 6 片,鐘形,裂片圓三角狀匙形,鈍頭,長 0.1~0.15 公分,花管長 0.1 公分;退化雄蕊 9 枚,線形,第 3 輪雄蕊花絲基部有腺體;子房倒卵形。花期夏、秋間。
‧果實: 果實球形,初綠熟紅。果期秋、冬間。

‧特性: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卵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3~5 公分,寬 2~3.5 公分,先端驟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革質,表面有光澤,背面沿脈有毛,羽狀脈,主脈上凹下凸,網脈兩面明顯呈小格狀。繖形花序腋生,無總梗。核果球形,熟時紅色。花期夏、秋間。果期秋、冬間。內冬子為台灣特有種,種名「akoensis」是由「阿猴」之拉丁化而來,說明當初早田氏(Hayata)發表內冬子時是以它的產地「阿猴」即現今的屏東為拉丁學名的種小名。本種生育於台灣全島闊葉樹林之低海拔處,特別以南部乾燥及向陽處為多。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33008020   內苳子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一卷 3.內苳子 p232 801215 增訂一版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P 72 內苳子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597內苳子 p299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31 卷 409 頁 PDF 台灣香葉樹
https://baike.baidu.com/item/台灣香葉樹 台灣香葉樹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內苳子 92年10月211頁

‧拍攝地點: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990220)台中市台中都會公園(990219)台北市農委會前(1021112)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