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印度鞭藤 更多印度鞭藤 |
‧英文名稱: |
Whip Vine,Hell Tail,Supplejack,False
Rattan,Bush Cane |
‧學
名: |
Flagellaria
indica L. |
‧科
名: |
鞭藤科(Flagellariaceae)鞭藤屬(Flagellaria) |
‧別
名: |
印度鞭藤,鞭藤(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鬚葉藤(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藤竹仔、蘆竹藤、角仔藤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產廣東、海南,印度、中南半島、琉球、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及臺灣。生於沿海地區海拔
40~450 公尺的溝邊、河邊疏林至海拔 1,500
公尺以下的地區。 |
‧分布: |
臺灣大部分產於東北角、台東(金崙溪)、恆春半島、蘭嶼及綠島等地陽光充足的低山帶海岸林,或者濱海的空曠地,數量不多,在八斗子公園的車道旁和海濱的灌叢上有幾片群落生長。 |
‧用
途 |
1.
供藥用:莖及根狀莖可供藥用,有利尿之效。2.昔日雅美族、排灣族人會利用其莖條,切成
20
幾公分的等長段十幾二十根,再以蕨類海金沙的藤狀葉柄纏捲,製成刷鍋用的刷子,或縱切製成繩索,綑綁茅草築屋,或當作茅屋的角材。3.莖可編織籃、筐。4.幼莖和葉可用以洗髮。 |
‧莖: |
多年生攀緣植物,長 2~15
公尺。莖圓柱形,直徑 0.5~0.8
公分,下部常粗壯,多少木質化,上部木質或近半木質,分枝,具緊密包裹的葉鞘。 |
‧葉: |
葉披針形,二列,長 7~25 公分,寬
0.5~2
公分,無毛;葉片扁平,基部圓形,頂端漸狹成一扁平、盤卷的捲鬚,常以此攀緣於其他植物上,表面深綠色,有光澤,平行脈多數,細密,在背面明顯,堅紙質,葉片與葉鞘相連處窄縮而成一背部平扁的極短葉柄;葉鞘圓筒形,長
2~7 公分,在葉柄的兩側具微隆起的圓形耳狀物。 |
‧花: |
圓錐花序直立,頂生,長 10~25
公分,有不整齊的多級分枝;花較小,兩性,密集,無梗,有氣味;苞片小,鱗片狀,卵形,長約
0.15
公分;花被片白色,薄膜質,背面中央有一隆起的脈,外輪
3 枚寬卵形,長 0.2~0.25 公分,寬 0.12~0.15 公分;內輪
3(偶 2)枚卵狀長圓形,長 0.22~0.3 公分,寬 0.09~0.11
公分,頂端圓鈍;雄蕊 6
枚,伸出於花被外;花絲絲狀,長 0.4~0.5
公分;花藥長卵形,長約 0.1
公分,黃色,藥隔黑褐色;子房狹窄成三稜形,長
0.15~0.22 公分;花柱甚短;柱頭 3 枚,長約 0.2 公分。花期 4~7 月。 |
‧果: |
核果球形,直徑 0.4~0.6
公分,幼時綠色,光亮,成熟時帶黃紅色,內含 1
顆種子。果期 9~11 月。 |
‧特徵: |
多年生蔓性木質藤本,長可達 15
公尺,全株平滑,莖呈圓柱形,直徑約 0.5~0.8
公分。葉互生,二列,葉鞘包著莖,呈圓筒形,常約 2~7
公分;葉呈披針形,革質,長約 7~25 公分,寬約 0.5~3
公分,葉脈多數,很像竹子的葉子,但葉片的先端呈捲鬚狀,形狀很特殊,用來攀爬纏繞在大樹或灌叢上面生長。花期在春夏之間的
4~7 月,花小呈黃白色,頂生圓錐花序,花序高約 10~25
公分,兩性花,花被片 6,雄蕊 6
枚,伸出花被之外。果期 6~11
月,核果球形,成熟時顏色會變紅。常見的爬藤如葡萄科、瓜科和菝契科的植物都是以葉子特化的卷鬚當作攀爬工具,而薯蕷科(如山藥)、旋花科、落葵科(如洋落葵-川七)、蘿藦科(如羊角藤)、防己科和串鼻龍等爬藤則是使用莖纏繞的方式攀爬,西番蓮科(如百香果)則是使用腋芽特化的卷鬚攀爬,在臺灣只有這麼一種植物是用葉子末梢去纏繞其他植物的。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6001010
印度鞭藤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846印度鞭藤
p1423
國立編譯館主編
http://e-info.org.tw/.../Flagellaria-indica.htm
印度鞭藤
http://mscloud.nmmst.gov.tw/....aspx?tdid=72
印度鞭藤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agellaria_indica
Flagellaria
indica 中國植物誌
第 13(3) 卷 003 頁 PDF
鬚葉藤 https://baike.baidu.com/item/鬚葉藤/58480316 鬚葉藤
|
‧拍攝地點: |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
(1061214);基隆忘幽谷(1081011-1081211-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