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榆 | |||||||||||||||||||||
|
‧中文名稱: |
臺灣地榆 更多臺灣地榆 |
‧英文名稱: |
Longleaf Garden Burnet |
‧學名: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ol.) T. T. Yu & C.
L. Li Sanguisorba formosana Hayata Sanguisorba longifolia Bertol. |
‧科名: |
薔薇科(Rosaceae)地榆屬(Sanguisorba) |
‧別名: |
台灣地榆、長葉地榆、山紅棗、地榆草、綿地榆、地榆、黃瓜香、玉札 |
‧原產地: |
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台灣。 |
‧分佈: |
台灣,僅見於北部低海拔的原野上、極為少見,偶見民間藥用栽培。 |
‧用途: | 1. 藥用:性味:根:苦、酸、澀、涼;葉:苦、微寒。效用:根: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為收斂止血劑,治便血,痔血,血痢,吐血,喀血,崩漏,月經過多,赤痢,燙傷,癰腫瘡毒;葉:清熱解毒。治熱病發熱,瘡瘍腫痛。 |
‧莖: | 多年生草本,高 80~100 公分,全體光滑無毛,莖直立,基部斜上昇;根粗壯肥厚,多呈紡錘形,稀圓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縱皺及橫裂紋,橫切面黃白或紫紅色,較平正。 |
‧葉: |
根生葉為羽狀複葉,外形呈橢圓狀倒卵形,連同葉柄長 40~50 公分,寬 6~12 公分,小葉 15~17 枚,上方者較大,下方者較小;托葉與葉柄合生,長約 1 公分;頂生小葉長線形,長 6~7 公分,寬 1.2~1.5 公分,先端鈍或銳尖,基部銳;近革質,葉緣有鋸齒,中肋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生小葉與頂生小葉同形,基部截斷狀,略歪;小葉柄長 0.1~1 公分;葉柄長 12~15 公分,基部膨大。莖生葉與根生葉同形,但較小,小葉數目亦較少,莖最先端有時亦有小葉 3 枚者。 |
‧花: |
花多數,小形,紫紅色,密集排列呈穗狀花序,頂生於枝條先端;花莖甚長,長 4~15 公分;苞片小,2~3 枚;穗狀花序呈圓柱形,直立,長 1~3 公分,徑 0.6~0.7 公分,花軸上有粗毛;苞片 3 枚,線形或舌形,長 0.2~0.3 公分,邊緣有粗毛;花萼筒倒圓錐形,長 1.5 公分,寬 0.1 公分,裂片 4 枚,排成 2 列,外列較小,長橢圓形,長 0.25 公分,寬 0.15 公分,內列者倒卵形,長 0.2~0.25 公分,寬約 0.2 公分,內面光滑,外面有粗毛;無花瓣,雄蕊 4 枚,花絲長 0.25 公分,光滑;花藥長 0.05 公分,花柱小,長 0.1 公分,柱頭膨大,盾形。花期 4~5 月。 |
‧果實: | 果實為單生瘦果,包被於增大呈四角形硬化之花盤中。 |
‧特性: |
多年生草本,高 80~100 公分,全體光滑無毛,根莖肥厚,莖直立,基部斜上昇。莖上部葉為三出複葉,互生,小葉長卵狀披針形,長 1~3 公分,寬 0.5 公分;莖基部葉為羽狀複葉,小葉 15~17 片,長 3~7 公分,寬約 1.3 公分,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兩端皆鈍圓,鋸齒緣,側小葉較小,略歪形,托葉長 1 公分,和葉柄合生,先端銳形。花序為穗狀花序,長 2~3 公分,紫紅色;花序軸 10~20 公分,無毛;花萼倒圓錐形,4 裂,外部 2 片較小,長橢圓形,內部 2 片,倒卵形;無花瓣;雄蕊 4 枚,花絲無毛,長約 0.25 公分;花柱小,長約 0.1 公分,柱頭盾狀;心皮 1~2。果實為單生瘦果,包被於增大呈四角形硬化之花盤中。花期 4~5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7026011
臺灣地榆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后里區公館里新店路旁(1040122-104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