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台灣紅豆樹 更多台灣紅豆樹 |
‧英文名稱: | Taiwan Ormosia,Formosan Ormosia |
‧學 名: | Ormosia formosana Kanehira |
‧科 名: | 豆科(Fabaceae)紅豆樹屬(Ormosia) |
‧別 名: | 台灣紅豆樹,臺灣紅豆樹、台灣紅豆、青猴公、青猴公樹 |
‧原產地: | 台灣固有種,生長於埔里及恒春半島低海拔山地,最高可達 1,000 公尺處,較少見。 |
‧分布: | 中部低山地區闊葉林中。 |
‧用 途: | 1.庭園景觀樹種:樹型優美,供園林栽培,作為庭園景觀樹種用。木材用途:木材的邊心材區別明顯,心材紅褐色,有暗紫色暈,散孔材,材質粗而質重,鉋之有光澤,常用為器具材及裝飾材;曾列為闊一級及闊二級木,但現則視為雜木。2.種子用途:種子色澤美麗,可保存久遠,常被做為裝飾品。 |
‧莖: | 高 5~15 公尺,胸徑 17 公分,稀 50 公分;樹皮平滑,茶褐色。小枝綠色,有褐色細柔毛,老枝無毛。 |
‧葉: | 奇數羽狀複葉,長 9~11 公分;葉柄長 1.8~2.5 公分,葉軸 長 1.8~2 公分,葉軸在最末一對小葉處延長 0.2~1.8 公分或不延長生頂小葉;小葉 1~4 對,薄革質,長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 3.7~10 公分,寬 1.6~4 公分,先端漸尖,鈍頭,基部圓或寬楔形,邊緣微呈波狀,反捲,上面綠色,光滑,下面蒼白色,貼生淡黃色短毛,中脈上面微凹,下面明顯隆起,側脈 5~7 對,與中脈成 40 度角,側脈和細脈均不清晰;小葉柄長約 0.5 公分,無凹槽,有短毛。 |
‧花: | 圓錐花序頂生,長 8~10 公分;總花梗有鏽色柔毛,花梗長 0.7~1.0 公分,有鏽褐色柔毛;花長 1.8 公分,徑約 1 公分;花萼短鐘形,有鏽褐色柔毛,深 5 裂,萼齒長 0.5 公分,萼筒長 0.4 公分,徑 0.5 公分,花冠黃白色,旗瓣近圓形,徑約 1 公分,頂端圓,翼瓣披針形,長約 1.4 公分,寬約 0.7 公分,柄長 0.3 公分,龍骨瓣斜披針形,長約 1.0 公分,寬約 0.6 公分,柄長約 0.3 公分;雄蕊 10,不等長,花絲長約 1 公分,花藥長圓形;子房具硬毛,有胚珠 1~4 粒,花柱絲狀,頂端內捲,有彎曲硬毛,柱頭偏斜下延。花期 4~6 月。 |
‧果: | 莢果橢圓形,長 3~10 公分,壓扁,兩端急尖,先端喙狀,果瓣木質,外面具褐色短平伏毛,尤以先端和基部較密,內壁具橫隔膜,有種子 1~4 粒;種子近圓形,微扁,寬約 1 公分,種皮鮮紅色,有光澤,種臍長約 0.2 公分。果期 10 月。 |
‧特徵: | 常綠喬木,高 20 公尺,徑 40~55 公分,樹幹直,樹皮光滑,茶褐色,樹枝青綠色。奇數羽狀複葉,長 15~30 公分;小葉 3~9 枚,對生或近似對生,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 7~11 公分,寬 2.5~3.5 公分,(先端一枚小葉最大);先端漸突而略呈短尾狀,基部鈍或略圓,表裏兩面略呈灰白色,尤以背面為然,小葉柄短,長 0.2~0.3 公分。花多數,黃色或淡黃色,開放時徑 1~1.5 公分,成腋生的聚繖花序,花序軸上有毛茸;小花梗細長,散生柔毛;花萼闊鐘形,外面有毛茸,先端 5 裂,裂片三角形;花瓣有爪,其旗瓣的爪較短;旗瓣直立,闊卵形,長 1~1.2 公分,先端鈍,翼瓣長橢圓形,長 0.6~0.8 公分,寬 0.3~0.45 公分;龍骨瓣近似披針形。莢果木質,扁平,成熟時開裂,內有種子 1~4 枚,種子鮮紅色,扁球形,徑 0.6~0.7 公分,有光澤。花期 4~6 月。果期10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083010
臺灣紅豆樹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大雪山林區 15 K 橫嶺山林步道旁(980701);台北植物園-花(106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