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含羞草
更多含羞草 含羞原理及機制
00 |
‧英文名稱: |
Humble-plant
, Sensitive Plant , Common Sensitiveplant , Ojigiso |
‧學
名: |
Mimosa
pudica Linn. |
‧科
名: |
豆科(Leguminosea)含羞草屬(Mimosa) |
‧別
稱: |
含羞草(臺灣府志),知羞草(南越筆記),呼喝草(廣西通志),怕醜草(廣東),羞誚草、見笑草、見羞草、見誚草、見嘯草、怕羞草、指佞草、怕癢花、懼內草、愛睏草、假死草、感應草 |
‧原產地: |
原產熱帶南美洲,1645
年間由荷蘭人引入台灣。 |
‧分
布: |
生於山坡叢林中、路旁潮濕地,為美洲引入的馴化植物。 |
‧用
途: |
1.觀賞用:枝葉遇外力葉身立即自動閉合現象,是一種連植物學家都稱奇的植物,常被栽種為觀賞盆栽。2.藥用:全株皆可入藥。性味:甘、澀、微寒,有毒。效用:全草:鎮靜安神,化痰止咳,清熱利尿。全草:寧心安神,清熱解毒,消積。治腸炎,失眠,小兒疳積,目赤腫痛,深部膿腫,帶狀皰診;根:有毒。止痰化咳,利溼通路,和胃,消積。治支氣管炎,風濕,胃炎。 |
‧莖: |
莖高可達
1
公尺,枝近蔓狀,常為綠紫色,精密生細毛,莖及節具銳刺。 |
‧葉: |
葉對生,二回羽狀複葉,具長柄,柄長
1.5~4 公分;托葉披針形,長 0.4~1 公分,有剛毛,羽片 2~4
個,小葉對生,10~20 對,線狀長橢圓形,長 0.8~1.3
公分,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帶紫色有疏生剛毛,指狀排列於總葉柄之頂端。 |
‧花: |
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
2~3 個生於葉腋;直徑約 1
公分;花小,淡紅色;苞片線形,邊緣有剛毛;萼漏斗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
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夏、秋季開花。 |
‧果實: |
莢果扁平彎曲,長約
1.4 公分,先端有喙,有 3~4 節,每節有 1
顆種子,莢緣波狀,具刺毛,成熟時莢節脫落。種子闊卵形。果期
4~11 月。 |
‧特
性: |
披散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
1
公尺。有散生、下彎的鉤刺及倒生剛毛。葉對生,二回羽狀複葉,具長柄,柄長
1.5~4 公分;托葉披針形,長 0.4~1 公分,有剛毛,羽片 2~4
個,小葉對生,10~20 對,線狀長橢圓形,長 0.8~1.3
公分,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帶紫色有疏生剛毛,指狀排列於總葉柄之頂端。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2-3個生於葉腋;直徑約
1
公分;花小,淡紅色;苞片線形,邊緣有剛毛;萼漏斗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
4 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 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夏、秋季開花。莢果扁平彎曲,長約
1.4 公分,先端有喙,有 3~4 節,每節有 1
顆種子,莢緣波狀,具刺毛,成熟時莢節脫落。種子闊卵形。果期
4~11 月。 |
‧更多資料: |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409076020
含羞草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增訂一版) 含羞草p104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99含羞草
p111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0871含羞草p436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39 卷 016 頁
PDF
含羞草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含羞草
92年10月97頁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月眉育樂世界西側山坡上(93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