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棕纖維是早期台灣農民蓑衣的原料嗎? 94年開始認識山棕,並整理製作山棕的網頁資料,查到的資料有的說山棕纖維是早期台灣農民蓑衣的原料,為了確認,我詢問住家對面的一位
80
幾歲的老先生,他說:山棕不可以製作蓑衣,理由是:第一:山棕的棕鬚刺刺的,作蓑衣的話,穿起來不舒服。第二:山棕的棕鬚不耐水,易腐爛,不適合作蓑衣。以前台灣鄉下蓑衣的製作人多來自唐山(大陸),製作人多半從南部村落往北部村落遷移,製作的材料(棕櫚的棕鬚)由製作人提供或就地取材,一件蓑衣要製作好幾天,製作期間的食宿由委製人提供,每個村落製作蓑衣的件數不一,製作的件數越多,停駐的時間就越久(什麼時段來)。棕櫚又有另外一個別名叫山棕,但此山棕(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
非彼
山棕(Arenga
tremula (Blanco)
Becc.),棕鬚可製蓑衣的山棕(中國棕櫚)原產於中國大陸,可忍受攝氏零下20度的低溫,中國黃河流域亦常可見到(洛陽、長城邊都可見到),台灣的奮起湖現在還零星可見,以前台灣鄉下多少也零星可見,除了作觀賞外,主要是儲備提供棕鬚的材料,所以結論是-山棕纖維是早期台灣農民蓑衣的原料,但是此山棕(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
非彼
山棕(Arenga
tremula (Blanco)
Becc.)。 http://www.flickr.com/photos/adam-ct-hsu/8514450439/in/set-72157632858678213/ 吳雪月的《台灣新野菜主義》(Edible wild plants of Taiwan)提到許多野菜的烹調方法,讓我看了也躍躍欲試。不過,她說台灣早期農民所用的蓑衣是山棕纖維所製,而且有圖為證。這點我卻有意見,因為我看那個蓑衣圖是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的纖維,而非山棕的纖維所製(p.141)。我有個經驗,如果您到阿里山指著Trachycarpus fortunei問老人家這個樹怎麼稱呼,他會用台語回答說:「山棕」(台語發音)。我的解讀是,他的意思是山裡面的「棕櫚」[早年福建廣東先民從大陸引進的「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大量栽植在奮起湖附近山中]。可能後來學了國語的記者在網路上或者報紙上,將其翻譯成國語為「山棕」,這就和真正的山棕搞混了,除非記者在報導之前做一點科學研究,將學名包括在文章內,否則大家以訛傳訛,一直和稀泥下去好幾代的人。 我覺得國立科博館的廖仁滄對於山棕的用途似乎比較持平: http://www.ehow.com/list_6640083_toxic-palm-trees-florida.html Arenga engleri 山棕 山棕是雌雄同株(monoecious), 雌花結果之後,
該株即死去(monocarpic) 有些單幹的棕櫚一生也是只結一次果,結完果即死去,蠻可惜的 山棕的雄花開的時候非常香,因此山棕的別名是"香棕" 探討山棕學名的緣由(Story told by the scientific name of Formosa Sugar Palm): 山棕的學名: Arenga engleri Becc., Malesia 3: 184 (1889),其中隱藏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和人物。 http://www.flickr.com/photos/adam-ct-hsu/8515479426/in/set-72157632858678213/ 關於山棕的用途(a quest on the utilities of Formosa sugar
palm in Taiwan): 2012年又出了一篇有關泰雅族的民族植物調查研究:「南投縣泰雅族眉原部落民族植物之調查研究」(作者:廖學儀,曾彥學,曾喜育)。作者認為:台灣中部南投的「眉原部落與澳花、金洋相似性較高,與鎮西堡相似性較低,因部落所在位置受不同環境與海拔影響,所孕育的植物組成不同,進而影響了人們在植物種類選擇上的差異。....分析眉原部落的用途類別多樣性,….而擁有最多用途的為山棕(Arenga
tremula) (7種,食用、農牧、狩獵、建材、器用、薪材、衣飾)
和青剛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 (6種,農牧、狩獵、建材、器用、薪材、娛樂)
(表3)。」摘自林業研究季刊34(1):1-12, 2012。 另外,廖學儀等人所報告的山棕學名是Arenga tremula,也值得詳加探討,因為Arenga tremula是菲律賓的特有種棕櫚,偏向於比較熱帶的棕櫚品種,一般認為比較不耐寒。反之,Arenga engleri是羽狀複葉這類棕櫚中算是很耐寒的品種。目前國際棕櫚界似乎沒有人認為台灣自古即有Arenga tremu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