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松

黑松-葉9.JPG
黑松
-9
黑松-葉8.JPG
黑松-8
黑松-葉7.JPG
黑松-7
黑松-葉6.JPG
黑松-6
黑松-葉5.JPG
黑松-5
黑松-葉4.JPG
黑松-4
黑松-葉3.JPG
黑松-3
黑松-葉2.JPG
黑松-2
黑松-葉1.JPG
黑松-1
黑松-莖7.JPG
黑松-7
黑松-莖6.JPG
黑松-6
黑松-莖5.JPG
黑松-5
黑松-莖4.JPG
黑松-4
黑松-莖3.JPG
黑松-3
黑松-莖2.JPG
黑松-2
黑松-莖1.JPG
黑松-1
黑松5.JPG
黑松5
黑松4.JPG
黑松4
黑松3.JPG
黑松3
黑松2.JPG
黑松2
黑松1.JPG
黑松1
中文名稱 黑松
英文名稱 Japanese Black Pine

學    名

Pinus thunbergii Parl.

科    名 松科(Pinaceae)松屬(Pinus)
別    名 松樹、日本黑松
原 產 地 原產於日本、韓國
分    布 台灣各地均有栽植,尤以大屯山麓(陽明山往北投)栽植最多。
用    途 1.庭栽,盆栽,行道樹,防風林,木材可供建材用。2.藥用:性味:苦;花粉:甘。效用:葉:袪風止痛,活血消腫,明目。治流行感冒,風濕關節痛,跌打,夜盲;外用治凍瘡;花粉:收斂,止血。治胃病,咳血,外傷出血。
喬木,高達 30 公尺,胸徑可達 2 公尺;幼樹樹皮暗灰色,老則灰黑色,粗厚,裂成塊片脫落;枝條開展,樹冠寬圓錐狀或傘形;一年生枝淡褐黃色,無毛;冬芽銀白色,圓柱狀橢圓形或圓柱形,頂端尖,芽鱗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邊緣白色絲狀。
針葉 2 針一束,深綠色,有光澤,粗硬,長 6~12 公分,徑 0.15~0.2 公分,邊緣有細鋸齒,背腹面均有氣孔線;橫切面皮下層細胞一或二層、連續排列,兩角上二至四層,樹脂道 6~11 個,中生。子葉 5~10(多為7~8)枚,長 2~4 公分,初生葉條形,長約 2 公分,葉緣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緣。
雌雄同株;雄球花淡紅褐色,圓柱形,長 1.5~2 公分,聚生於新枝下部;雌球花單生或 2~3 個聚生於新枝近頂端,直立,有梗,卵圓形,淡紫紅色或淡褐紅色。花期 4~5 月,種子第二年 10 月成熟。
毬果成熟前綠色,熟時褐色,圓錐狀卵圓形或卵圓形,長 4~6 公分,徑 3~4 公分,有短梗,向下彎垂;中部種鱗卵狀橢圓形,鱗盾微肥厚,橫脊顯著,鱗臍微凹,有短刺;種子倒卵狀橢圓形,長 0.5~0.7 公分,徑 0.2~0.35 公分,連翅長 1.5~1.8 公分,種翅灰褐色,有深色條紋。
特   性 常綠喬木,屬於二葉松類或硬木松類,樹皮灰黑色,老樹呈龜甲狀裂開,株高 15~30 公尺;一年生枝條呈黃褐色,嫩芽白色。葉 2 針一束,或 3 針一束,長 6~10 公分,粗硬,濃綠色;葉鞘由約 20 枚麟片組成,宿存。雌雄同株,雌花序紫紅色,小豆大;新枝下端著生黃色雄花。毬果呈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形,灰褐色,鱗片表面平滑,具一扁壓小刺,狀似盛開旳花朵,長僅四至六公分,具短梗,小巧玲瓏的,很討人喜愛;果麟倒卵狀橢圓形,鱗片隆起,麟脊微凹,具一短刺;種子長 0.4~0.7 公分,倒卵狀橢圓形。其共同特徵為針葉二針一束,葉色較為墨綠,毬果鱗片帶刺,春秋材界線明顯,材質堅硬。日本黑松原產日本,因造形多變化,常被培養成盆景或栽植於寺廟及庭園。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207006300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一卷(增訂二版) 33.
日本黑松p65 801215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550p275 國立編譯館主編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日本黑松 92年10月76頁
臺灣樹木圖誌 第一卷 民國 八十九年 呂福原 等 著
日本黑松 22頁
中國植物誌 第 7 卷 270 頁 PDF

拍攝地點 后里鄉毘盧寺(941026)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