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 | |||||||||||||||||||||
|
‧中文名稱: | 柿子 |
‧英文名稱: | Persimmon,Kaki,Keg Fig,Kaki Persimmon |
‧學名: | Diospyros kaki Thunb. |
‧科名: | 柿樹科(Ebenaceae)柿屬(Diospyros) |
‧別名: | 紅柿、柿、柿仔、朱果、猴棗、香柿、牛心梨、水柿、脆柿、甜柿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長江流域一帶,台灣早期移民時便已引進栽植,為一種經濟果樹。 |
‧分布: | 台灣柿子之主要產區在中、南部海拔 700 公尺以下山坡地,栽培面積以苗栗縣最多,新竹縣次之,第三為台中縣。主要產地有苗栗縣公館、大湖,台中縣東勢、和平,嘉義縣番路、竹崎等鄉鎮。 |
‧用途: | 1. 食用:柿子味甘性寒,有清熱去煩、生津止渴、潤肺化痰、健脾胃、治痢止血等功效。果實可生食或加工後做為柿餅供食用。 2.木材用途:邊材淡黃色,心材黑色而有橙黃或淡紅色之條紋,質堅而重,鉋之有光澤,主供製作箱櫃及家具等裝飾品。3.藥用:ㄅ.根:涼血止血。治血崩、血痢、下血;ㄆ.樹皮:治下血、湯火燙傷;ㄇ.柿葉:降壓、止血。治高血壓、咳喘、肺氣腫、各種內出血;ㄈ.花:外用治痘瘡破爛;ㄉ.果實:清熱、潤肺、止咳。治熱渴、吐血、口瘡、慢性支氣管炎;ㄊ.宿存花萼:降逆下氣。治逆咳、脹氣;ㄋ.柿皮:外用治疔瘡、無名腫毒;ㄌ.柿餅:潤肺、澀腸、止血。治吐血、血淋、腸風、痔漏、痢疾;ㄍ.柿漆:治高血壓病;ㄎ.柿霜:清熱、潤燥、化痰。治肺熱燥咳、咽乾喉痛、口舌生瘡、吐血、消渴。 |
‧莖: | 落葉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徑 20~50 公分,樹冠不規則,樹皮灰黑色;多分枝,嫩枝散生皮孔,並密生短絨毛;在專業栽培中,大多加以矮化以利採收。 |
‧葉: | 葉互生,闊橢圓形、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 8~16 公分,寬 4~10 公分,先端圓鈍而有尖突,基部鈍,厚紙質或硬紙質,全緣,形狀像廣橢圓形,基部廣,表面暗綠色,反面蒼綠色,表裡兩面皆有褐色短毛茸;側脈每邊 5~7 枚,細長,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葉柄短,長 1~1.5 公分,有溝紋,具毛茸或近似光滑無毛。 |
‧花: | 花雌雄同株,但有時亦為雜性花,小型,黃色或淡黃色,單生或 2~3 枚排列為聚繖花序;花序甚短,長 0.1~0.15 公分,有毛茸;花柄甚短,長 0.05~0.1 公分,雄花萼小,不結果,一開花不久便掉落;雌花萼大,有如大肚子,先端 4 裂,不久便會結成黃綠色的果實;裂片長卵狀三角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鈍;花冠鐘形,反捲深 4 裂;裂片長橢圓形,長 0.3~0.35 公分,先端鈍;雄花中雄蕊有 16 枚,兩性花中有 8~16 枚,雌花中則僅有 8 枚;花絲短,附著於花萼筒基部;花藥先端銳尖;子房 8 室,花柱自基部分離,有短柔毛;幾棵雌株必須種一兩棵雄株才會結果。花期 5 月。 |
‧果: | 果形式品種而定,有圓形、扁球形、筆形、長橢圓形等,徑 6~10 公分。顏色未成熟呈青綠色,熟時橙黃色或橙紅色,但經後熟後則為紅色;有殘存能隨果實增大的花萼。果期 9~10 月。 |
‧ 特性: | 台灣柿之品種繁多,但大致可分為甜柿及澀柿兩類。甜柿果形較小,多作為軟柿用,像朱紅柿、元宵柿、正柿等。澀柿果形較大,果形端正,一般多經過脫澀處理後作為脆果,俗稱脆柿、硬柿或浸柿,如牛心柿、四周柿等。近年來也有自日本引進之甜柿品種像富有御所等品種。柿是多年生落葉性喬木,樹高十公尺左右,樹冠不規則,樹皮灰黑色,在專業栽培中,大多加以矮化以利採收,葉子互生,質地像紙質,全緣,形狀像廣橢圓形,基部廣,表面暗綠色,反面蒼綠色,有葉柄。主要栽培地以新竹、嘉義、台南、台中等地栽培較多,柿子品種系統依其果實在樹上成熟是能否自然脫澀,而分為澀柿和甜柿兩大類。澀柿是柿子果實在樹上不能自行脫澀,必須採下後經過人工脫澀處理才能食用,甜柿則否。柿子味甘性寒,有清熱去煩、生津止渴、潤肺化痰、健脾胃、治痢止血等功效。后里國中舊校區西側停車場,原本有五棵,現在只剩一棵,每年八、九月結果累累,滿樹鮮紅色的柿子,鮮紅誘人,引來很多鳥雀前來啄食。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08001060
柿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仁里村山上、泰安村往東勢卓蘭路邊 (910822-950404-10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