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 |||||||||||||||||||||
|
‧中文名稱: |
梨 |
‧英文名稱: |
Japanese and Chinese Pear |
‧學名: |
Pyrus
serotina Rehder Pyrus pruifolia (Burm.) Nakai |
‧科名: | 薔薇科(Rosaceae)梨屬(Pyrus) |
‧別名: |
梨,水梨、山樆、玉露、蜜父、快果、果宗、玉乳、沙梨、山梨、雪梨、黃章梨、淡水梨、杜梨 |
‧原產地: |
原生於亞洲、歐洲及非洲,主要是集中在地中海、中亞及中國 |
‧分佈: |
種植地區以台中縣─東勢、后里最多,苗栗縣次之,其他各地尚有零星栽培。分布台灣全島山區至中海拔高山地區。 |
‧用途: |
1.食用:鮮食可生津止渴,清理胃腸積熱。 2.藥用:(本草綱目)梨果、皮均入藥。實解熱、止咳。性味:果:甘、微酸、涼;梨皮:甘、澀、涼;根:甘、淡、平。效用:果: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治熱病,津傷煩渴,痰熱,便秘;葉:治小兒疝氣;梨皮: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治暑熱煩渴,咳嗽,吐血,疔瘡;根:治疝氣,咳嗽。 |
‧莖: | 半常綠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徑 40~80 公分(一般專業果樹栽培者多為灌木或小喬木狀),樹皮光滑有白斑,樹枝呈擴展狀;老莖幹有不規則裂痕;當年生枝條無毛,或有細長絨毛,二年生枝條紫色或赤褐色,具有皮孔;芽細而尖銳,鱗片卵形。 |
‧葉: |
葉卵狀長橢圓形或卵形,長 7~12 公分,寬 4~6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廣楔形,厚紙質,有刺毛狀細鋸齒,初有灰白色密毛,後則光滑無毛,表面濃綠色,背面淡綠色;葉柄細長,長 2~3.5 公分,剛掌出來時有毛茸,隨即脫落呈光滑狀,秋冬會落葉。 |
‧花: |
花白色,徑 3~4 公分,微帶有香味,5~10 枚呈短總狀花序或繖房花序排列;花梗細長,有毛茸;花萼鐘形,5 深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長尖,緣有腺質鋸齒;花瓣卵形,長 1.5~1.8 公分,先端圓鈍且有不規則刻缺,基部有短爪;雄蕊多數,花柱 4~5 枚。 |
‧果實: | 果實橢圓形或扁圓形,果皮褐色或黃白色,亦有淡綠色者,是品種而有不同;具果點,果肉稍硬,白色,質脆多汁,有石細胞,頂部不留殘萼。 |
‧特性: | 落葉果樹。全世界約有 35 個原生種,野生分佈於歐、亞及非洲,分類上分為東方梨及西洋梨兩大類。東方梨原生中國的約 14 種,早在周朝即有栽培,野生種類稱為「樆」,人工種植的稱為「梨」。我國栽培歷史已極悠久,過去在大陸著名的栽培品種不下千餘種。西洋梨原產歐洲,基本原生種僅西洋梨1種。台灣亦有原生常綠梨1種,俗稱鳥梨或仙楂,果實大如拇指,小販常用竹簽插成串,裹糖出售稱為「鳥梨仔糖」,此原生種是目前其它栽培種主要的嫁接砧木樹種。梨樹有一特性,即多數品種異品種授粉才能豐產,因此果園必須栽植幾株異品種梨做為授粉樹,如橫山梨均以鳥梨作為授粉樹。每年 7~10 月是梨的盛產期。 |
‧其他: | 梨的種類繁多,白梨和砂梨是主要品系。台灣早在 1890 年,即有先民自華南引入低海拔橫山梨品系約 17 種。民國 47 年農發會資助興大正式向國外引進優良母樹試植,至民國 49 年中橫通車後,再大量繁植推廣種植。目前台灣栽培種有橫山梨、廿世紀、新世紀、長十郎、晚三吉、棠梨等約 50 餘個品種。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7022040 梨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安眉路路旁梨園(93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