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花-白花 | |||||||||||||||||||||
|
‧中文名稱: |
梵天花 更多梵天花 |
‧英文名稱: |
Procumbent Indian Mallow |
‧學名: |
Urena procumbens L. |
‧科名: | 錦葵科((Malvaceae )野棉花屬(Urena) |
‧別名: |
梵天花(植物學大辭典),虱麻頭(廣東樂昌),鐵包金(海南),小葉田芙蓉、葉瓣花、狗腳迹(福建),狗腳迹,紅野棉花、山棉花、野棉花、野木棉(浙江、福建),三角楓、三合楓(浙江、江西、圖考),五龍會、粘花衣、假棉花『閔東本草』,犬蛟迹、犬蛟爪、破布勒、虱麻頭(福建),黐 頭婆、小桃花(廣東),黐頭婆(廣州),烏雲蓋雲(廣西),地棉花、野棉花、花蝴蝶、八大錘、七姊妹(江西),虱母子、紅虱母子、三腳破(台灣),天花、Puuruutu(排灣) |
‧原產地: |
泛熱帶廣泛生長。台灣,生長於平地原野及低海拔山地,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路旁或荒廢地上。 |
‧分佈: |
生於山坡、路旁草叢或灌木叢中,為常見之小灌木。目前台灣中部有少部份栽培供藥用。 |
‧用途: |
1.藥用:根和全草(葉)入藥。性味:全草:淡、微甘、涼。根:甘、苦、溫。效用:全草:袪風解毒。治風濕痹痛,泄瀉,瘧疾,感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風毒流注,瘡瘍腫毒,瘡瘍,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根;健脾袪濕,活血化瘀。治風濕,水腫,跌打,癰疽,白帶,肝炎,瘧疾。 |
‧莖: | 高約 1 公尺。莖直立,密被白色毛茸。 |
‧葉: |
單葉互生,葉柄長1~2公分;托葉 2,條形,被毛;葉片形狀、大小差異較大,卵狀三角形,卵形至圓形,長 4~7 公分,寬 2~6 公分,先端鈍,基部心形,有時寬楔形或鈍圓,不裂或具 3~5 淺裂,不超過葉的中部。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沿葉緣內面有顏色較淺的斑痕,上面被柔毛,下面有星狀絨毛,掌狀主脈 3~7 條。 |
‧花: |
夏秋葉腋生花,有花梗;雌雄同株異花,頭狀花序幾無梗,腋生、頂生或聚生,黃綠色;副萼 5;花瓣 5,倒卵狀橢圓形;長約 1 公分,淡紅色,先端鈍圓;雄蕊多數,基部連合成筒;雌蕊柱頭 10 裂。 |
‧果實: | 蒴果球形,直徑近 1 公分,分果有鉤狀刺毛。灰褐色或黃褐色,表面生多數鉤刺及短毛,頂端有 1~2 個鉤狀尖刺,藉附著動物身上散播繁殖,內含 1~2 瘦果。 |
‧特性: |
亞灌木,高可達 1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匍匐至擴展,有星狀毛茸。葉外形為卵形至圓形,長 2~6 公分,寬 1~4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心形或圓形,紙質或糙紙質,大多數為三裂,但少數亦有五裂者,邊緣有鋸齒,表面綠色,但有時具有深綠色的斑塊,背面為淡綠色,表裏兩面具有粗毛;葉柄長 1~3 公分,細長,有粗毛;托葉尖錐形,長 0.2~0.25 公分,早落。花單生至 2~3 枚叢生,紅色至粉紅色,有時亦有白色,開放時徑 1~1.5 公分;花柄長 0.4~0.6 公分,有星狀毛茸;總苞片五枚,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 0.7~0.8 公分,寬 0.1~0.2 公分,基部合生,散生星狀毛,授粉後向後反捲;花萼較總苞為短或同長,先端五裂,裂片卵形,長 0.4~0.5 公分,先端銳尖,中間縱脈紋上有星狀毛茸;花瓣倒卵形,長 0.9~1.2 公分,寬 0.8~0.9 公分,先端鈍或略凹,雄蕊柱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果實球形,徑 0.6~0.8 公分,有粗毛及鉤毛;心皮(分果) 5 枚,成熟後自中軸分離;種子光滑無毛,黑褐色。本種與同屬近緣植物虱母子(Urend lobata Linn.)兩者在民間常混名並稱虱母子、虱母頭,而混採混用,功用相近(邱年永-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4))。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440012020
梵天花 |
‧拍攝地點: | 台中科博學博物館藥草園區(109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