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燭 | |||||||||||||||||||||
|
‧中文名稱: |
水燭 更多水燭 |
‧英文名稱: | Narrowleaf Cat-tail |
‧學名: |
Typha
angustifolia Linn. Typha angusata auct. non Bory: Sasaki Typha angustata Bory & Chaubard Typha capensis (Rohrb.) N. E. Br. |
‧科名: | 香蒲科(Typhaceae)香浦屬(Typha) |
‧別名: | 水燭,長苞香蒲、水蠟燭、蒲黃、蒲蒻、蒲草、水燭香蒲、狹葉香蒲、Tiyahiyaku(泰雅) |
‧原產地: | 台灣、中國大陸及日本 |
‧分佈: | 台中、南投、雲林、花蓮等地,多生長於沼澤或河流灘地上。 |
‧用途: | 1. 花材用:花形奇特, 常被用於插花、裝飾之材料。2. 民俗用:端午節,常採其葉與艾草插在門口,用以避邪。以前的小孩喜歡拿它當火把玩耍。3. 造紙原料:全草均能利用,是良好的造紙原料。4.脫膠後的纖維可織麻袋和搓繩編織蒲包、蒲席、編扇等;雌花的蒲絨可作枕頭等填充物。5.食用:其嫩葉可以如蘆筍料理而食之,花粉可炒食,種子搾油精製後可實用。6.藥用:性味:花粉:甘、平。效用:花粉(蒲黃):雄花花粉入藥,中藥稱為蒲黃,具有收歛止血及活血祛瘀之功效。止血,化瘀,通淋。治吐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血淋澀痛;外用治口舌生瘡,癤腫;全草(香蒲):治小便不利,乳癰;根莖(蒲蒻):清熱涼血、利水消腫。治胎動下血,消渴,口瘡,熱痢,白帶,水腫。 |
‧莖: | 草本植物,高可達 210 公分,根莖黑色,匍匐狀,蔓延甚長。地上莖直立,綠色,中空,表面粗糙,具接節,每節有1~4分枝。 |
‧葉: |
葉線形,基部鞘狀,葉從節間長出,退化成鞘齒狀,極小,基部癒合成鞘,裂成齒狀,鞘狀葉下部綠色,齒葉早凋。葉長 52~100 公分,寬 0.4~0.9 公分。 |
‧花: |
穗狀花序頂生,單性,黃褐色;雄花序在上,長 8~15 公分;雌花序在下方,長 5~13 公分。雌雄花序分開約 1~3 公分,與雄花部分有一裸露短軸間隔;子房柄具小苞片,小苞片細長,全緣,厚,頂端棕色,比毛稍長。孢子葉六角形而成盾狀,數個孢子囊,長在盾柄的內側周圍。 |
‧果實: | 瘦果,具長毛,小堅果無溝,果實細小,種子懸垂。 |
‧特性: |
多年生挺水性草本植物,高可達 210 公分,根莖黑色,匍匐狀,蔓延甚長。地上莖直立,綠色,中空,表面粗糙,具接節,每節有1~4分枝。葉線形,基部鞘狀,葉從節間長出,退化成鞘齒狀,極小,基部癒合成鞘,裂成齒狀,鞘狀葉下部綠色,齒葉早凋。葉長 52~100 公分,寬 0.4~0.9 公分。穗狀花序頂生,單性,黃褐色;雄花序在上,長 8~15 公分;雌花序在下方,長 5~13 公分。雌雄花序分開約 1~3 公分,與雄花部分有一裸露短軸間隔;子房柄具小苞片,小苞片細長,全緣,厚,頂端棕色,比毛稍長。花期 5~9月。孢子葉六角形而成盾狀,數個孢子囊,長在盾柄的內側周圍。小堅果無溝,果實細小,種子懸垂。可藉由根莖及種子繁殖,常和蘆葦混生。廣泛分布於大陸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及西北;歐洲、北美洲及亞洲北部亦有分布。 |
‧其他: | 1. 台灣有兩種常見的香蒲屬的植物,一種稱香蒲,另一種稱水燭(又稱為狹葉香蒲),他們共同的特徵就是擁有俗稱『水蠟燭』的圓錐形穗狀花序;兩者的差別在於:香蒲的雄花較短,而且和雌花幾乎貼在一起,「水燭」的雄花則長多了,而且和雌花遠遠的隔開。香蒲的雌雄花序不分離,水燭的雄花序和雌花序上下分離不連接。2. 香蒲的葉為長劍形,因此也稱為「蒲劍」。3.香蒲葉片上可發現一層薄膜,內有細小的毛蟲。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36001010 水燭 |
‧拍攝地點: | 宜蘭縣羅東林業文化園區(101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