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花m | |||||||||||||||||||||
|
‧中文名稱: |
洛神花 |
‧英文名稱: |
Roselle |
‧學 名: |
Hibiscus sabdariffa Linn. |
‧科 名: |
錦葵科(Malvaceae)木槿屬(Hibiscus) |
‧別 稱: |
洛神葵、洛花、洛濟葵、山茄、紅葵、紅角葵,玫瑰茄(嶺南農刊),山茄子(廣州) |
‧原 產 地: |
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原產於印度、馬來西亞、東南亞地區。台灣於 1910 年代引進栽植。 |
‧分 布: |
台東縣鹿野、卑南金峰和太麻里種植的洛神花產量居全國之冠,其他地方有零星種植。 |
‧用 途: |
1. 食用:去子實後新鮮的果萼還含有蘋果酸,可以作為果醬、果汁、果凍、茶包、蜜餞及清涼飲料,加糖發酵可以釀酒;而未熟的果萼可以作為醋的原料或當蔬菜,嫩葉生食或熟食佐餐;製成洛神花茶是台灣夏季常見的清涼飲料的原料,成熟的果實剔除結籽子房座後,紅色花萼可製成蜜餞、果醬、果汁、茶包等加工食品。2.幹莖有纖維可作為紡織和造紙的用途。3. 觀賞用:洛神葵亦可栽培成庭園樹、綠籬觀賞。4.藥用:花、根、種子都可以當成藥用。種子在藥典中記載具有強壯、利尿、輕瀉的功效;果萼片則有清熱、解渴、止咳、降血壓等效用。性味:花萼:酸、涼。效用:花萼:斂肺止咳,降血壓,解酒。治肺虛咳嗽,高血壓,醉酒;葉:消腫。治腋下瘡瘍。 |
‧莖: |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可達 2 公尺;莖直立,先端分枝多,紫紅色,平滑無刺。 |
‧葉: |
葉互生,形態多變化,全緣或 3~5 裂,長 4~9 公分,寬 3~8 公分,紙質,葉緣有細鋸齒,表面光滑無毛,背面葉脈上具有腺毛,葉脈 3~5 條,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裂片披針形,長 3~8 公分,寬 0.5~1.5 公分,先端銳尖或鈍;葉柄細長,長 4~10 公分,帶紫紅色,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 |
‧花: |
花單生,腋生,近似無柄,中型,開放時徑 4~7 公分,淡黃色,具紫紅色的中心;總苞片(副萼片) 8~12 枚,披針形,基部與花萼相連(相連部份長 0.6~0.8 公分),先端離生部份長 0.5~1.5 公分;花萼杯形,有氈毛及軟刺,先端 5 裂,裂片三角形,長 2 公分,散生腺毛;花授粉後花萼變為厚肉質,長 2.5~4 公分,散生柔毛,可供食用;花瓣倒卵形,長 3~5 公分,寬 2.5~3.5 公分,先端鈍;雄蕊柱短。每年的 10~11 月期間盛開。 |
‧果 實: |
果實為蒴果,近球形,先端銳尖,徑 1.5 公分,為宿存萼所包覆,外被粗毛,內分五室,各室內種子 5~7 粒;種子腎形,光滑無毛。果期於秋冬間。 |
‧特 性: |
一或二年生草本,株高 1.5~2 公尺,莖紅紫色分枝多。葉具長柄互生,幼葉為單葉,成長後作 3~5 葉。花腋生、單朵,花萼粗厚呈紫紅色及有粗毛、花色淡紅,花心紫黑色。蒴果為宿存萼所包覆;外被粗毛,內分五室,各室內種子 5~7 粒。 |
‧更多資料: |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440005100 洛神葵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仁里村路邊(95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