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蜜柑 | |||||||||||||||||||||
|
‧中文名稱: |
溫州蜜柑 |
‧英文名稱: |
Satsuma Mandarin,Unshiu Mikan,Ponkan,Chinese Honey Orange,Nagpur Suntara(印度) |
‧學名: |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Unshiu Citrus unshiu (Mak.) Marc. Citrus x nobilis |
‧科名: | 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屬(Citrus) |
‧別名: |
溫州蜜柑,無核桔,無核橘 |
‧原產地: |
溫州蜜柑的原品種起源於我國,據考證,約在 500 多年前(一說 300 餘年)傳入日本,它可能是由浙江產的本地廣橘(屬柑類)的實生變異。世界上溫州蜜柑主要產區以日本之本州西南、九州、四國,大陸浙江及長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廣西、韓國濟州島、西班牙等較多。而美國、阿根廷亦有少量生產。目前我國栽種的品系是從日本引回,有些是從引進品系中經多年栽培後產生的新系。中國大陸主要產區為長江以南各地,但北回歸線以南很少種植。 |
‧分佈: |
臺灣目前以臺中縣豐原、苗栗三義、大湖等地有整園栽培,北部之新竹、臺北及宜蘭亦有零星栽培,主要產期為中秋節到雙十節之間。由於產量不多,單價不錯。 |
‧用途: | 1.食用:膳食價值:近年來蜜柑皮色橙黃鮮豔,肉汁豐富而味甜蜜,果肉及果汁具有解熱生 津、開胃、利尿、去痰止咳之功效,桔皮及絡可做中藥。溫州蜜柑無籽、易剝皮,為消費方便之鮮果品種,亦為寬皮柑中較適合加工果瓣及果汁者。因此,在主要生產國均有加工產品。因品系不同和栽培條件的差異,其果汁的含分相差也大。 |
‧莖: | 小喬木,樹高 2~4 公尺,大枝開展,略顯披垂,小枝粗長、無刺。 |
‧葉: |
葉為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兩端漸尖,葉柄長,翼葉小,線形,葉脈稀而突出,葉片質地較厚,墨綠色,葉緣具明顯的圓或鈍裂齒,頂端凹口亦明顯,中脈在葉面明顯凸起,側脈通常在葉面亦微凸起,與黃岩早橘及本地早的葉最近似,但葉柄較長且略粗壯,通常長 1.5~2 公分,個別品種的則長 1 公分以內。 |
‧花: |
花大;花瓣長可達 3 公分,寬達 0.8 公分,也有長約 1.5 公分的;花萼裂片長 0.3~0.4 公分;柱頭與子房略窄;花梗通常粗而長,長可達 12 公分。 |
‧果實: | 果扁圓形,大小不一,重量差異也較大,橙黃至橙紅色,油胞大,凸起,果心空,瓢囊 8~12 瓣,瓢壁稍厚,果肉嫩,質脆,甜酸適度,通常無種子。果期 10 月上旬至 12 月。 |
‧特性: |
溫州蜜柑為常綠小喬木,樹高 2~4 公尺,大枝開展,略顯披垂,小枝粗長、無刺。葉為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兩端漸尖,葉柄長,翼葉小,線形,葉脈稀而突出,葉色濃綠。花較大,單生花,白色,花瓣 5 片。花絲 20 枚左右,長 0.8~0.9 公分,高出花絲筒。柱頭扁平,子房橢圓形或倒圓錐形;蜜盤小,萼片裂刻淺,花柄細長,長 1 公分左右。果形扁圓形、圓錐狀扁圓形或球形,果面橙色,海綿層為白色,有的有龜裂。瓤瓣 10 瓣左右,為半圓形,囊壁較厚,汁胞短粗柔軟。適應性強,南、中、北亞熱帶,山地、丘陵和海塗(海邊灘塗)都能種植。結果早,產量高,品質中等,既可鮮食,也可加工成脫囊衣的糖水桔瓣罐頭。成熟期 9~12 月。目前較普遍栽種的有龜井、宮川、元紅、松木、茶山、尾張、池田等品系。溫州蜜柑宜栽種於較溫冷氣候的地區。容易產生芽變,故品系較複雜。以其無種子、肉嫩、甜酸適度的特點,是目前製柑橘罐頭的主要品種。本種唯一特點,為早熟,能耐低溫,台灣南部高溫地帶,反不甚適宜,北部風土,適合栽培,8 月下旬即可上市,是早生蜜柑中的珍品。 |
‧更多資料: |
楊致福
著 臺灣果樹誌 61.溫州蜜柑 p143中央印製廠台北廠 中華民國四十年十月 |
‧拍攝地點: |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特展室(105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