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35期:11~14頁(2001年3月)

介紹民俗植物-酸漿

/圖  王仕賢  黃山內  

    在1990年代,民俗植物學或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再度興起。民俗植物學主要研究某一地區或民族如何利用原生植物,因此包含了文化研究及特用植物學,例如特用植物被利用於食用、築屋、醫葯、衣物、打獵及宗教儀式等,而民俗植物學家便是研究人文及植物學,以美國頗富盛名的“神巫製藥公司”(Shaman Pharmaceuticals Inc.) 便是研究熱帶雨林地區巫師們所常用的藥草偏方,以科學方法提煉其中的有效成份做為新葯開發的用途。民俗植物學家必須具有考古、人類學、語音學、藥學與生化及宗教學的訓練,才能深入未開化地區尋求靈藥。

    早在16世紀初,歐洲的探險家便從南美帶回金雞納樹的樹皮,而其奎寧(quinine)成分是對抗虐疾的特效藥,而此發現便是由熱帶雨林巫師們口耳相傳的退燒靈葯,這是西方世界從原始民族中取得藥用植物的首例,由於後來醫葯成份以人工化學合成為主,直到1990年代,人們開始發現單一葯方似乎無法滿足醫療需求,便重新組織探險隊,在熱帶雨林中尋求新的醫葯植物,美國私人與官方均在此投入不少資金,尤其著重於文明疾病方面之研究,美國農部的農業研究服務中心建有“植物化學及民俗植物資料庫”(Phytochemical and Ethnobotamical Databases),提供利用網際網路查詢常見的藥用植物資料。


苦蘵常做為民間的青草茶材料,散生於全省各地

苦蘵(左)與小果酸漿(右)為同屬作物,後者果實較大,風味佳,但結果量少

    酸漿是一種特殊的民俗植物,不僅在中國的本草綱目中被登錄使用,在其他各國也被利用為特用草葯,中國人很早就利用酸漿與龍葵,李時珍認為龍葵與酸漿是同一類的植物,但是物種不同,古文記載「龍葵酸漿,一類兩種也」,依現今植物學的觀點,龍葵與酸漿都是茄科不同屬的植物。本草綱目中同時也分辨苦蘵與酸漿,李時珍的注釋便認為「酸漿苦蘵,一種兩物也,但大者為酸漿,小者為苦蘵,以此為別」,依現今植物學之分類,酸漿與苦蘵為同屬不同種的植物,根據“楊氏園藝植物大名典”之記載,茄科酸漿屬(Physalis)原產於暖帶及溫帶地區約有100種以上,大部分原產於美洲大陸,台灣原產則只有一種,依加州大學蔬菜學教授Rubatzky和Yamaguchi於1997年出版之「世界蔬菜-原理、生產和營養價值」書中,便將酸漿類蔬菜列為茄科蔬菜中的次要種類,茄科中的三大主要種類分別為番茄、番椒和茄子,而次要的茄科蔬菜共列出20種之多,其中酸漿類有五種,分別為:

一、中國燈籠草(或草莓番茄),英文名稱為Chinese lantern或Strawberry tomato,主要做為觀賞之用,學名為Physalis alkekengi L.依楊恭毅編著之「楊氏園藝植物大名典」則稱為“阿克酸漿”,主要取種名的前兩者音譯而來。其果實為紅色,而宿存萼如燈籠般包裹果實,且色彩鮮麗為紅色或橙黃色,因此做觀賞之用,但其果實也可食用,因此被收錄為蔬菜。本種主要原產歐洲南部,但日本、韓國及中國也原產一種,學名為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 Makino forma bunyardii Makino為本種之變種,在中國的本草綱目卷16上,便記載此變種的藥效,依日本講談社出版之園藝大百科事典之記載,燈籠草具有抗菌、催產、強心、利尿、解熱及鎮咳作用,每年7月10日燈籠草盆栽更是應節之節慶盆栽。

二、粘果酸漿或稱之為墨西哥酸漿,英名稱之為Husk tomato或Tomatillo,學名為Physalis ixocarpa,其果實為酸漿類中最大者,且果實表面具有粒液。粘果酸漿原產墨西哥,食用上以未成熟果為主,因此時果實較酸且較具風味,墨西哥的Morelos州便栽培了13,000公頃,主要做為漿汁,稱之為Salsa verde,此外也可混合青辣椒,做成沙拉漿汁。


粘果酸漿為酸漿屬中果實最大者,圖中紫色種與黃色種相互雜交後,果實呈現花粉直感現象

三、小果酸漿或稱之秘魯酸漿(Physalis peruviana):原生於安第斯山,印加帝國時期便被利用做為水果,目前進行商業生產的國家不多。在夏威夷常稱之“Poha”,在熱帶地區的山區海拔500至1,200公尺之間生育良好,若低於海拔500公尺,海拔愈低,果實愈小。台灣也引進栽培,但結果量不高。目前主要栽培地區為澳洲、紐西蘭及南非,紐澳地區並未進行品種改良的工作。但已建立其栽培系統,南非及肯亞山區為主要產地區,肯亞常將秘魯酸漿混合桑椹、番石榴及桃子製成風味獨特的果漿。英文上常稱秘魯酸漿為“Golden berry”(黃金莓),主要其果色金黃,且富含維他命C,而其宿存萼較為革質,將其反轉後與金黃色小果實形成有趣的糕點漿飾,常被利用於高級餐廳。

四、食用酸漿(Physalis pruinosa L.);英文上稱之為矮酸漿(Dwaft cape Gooseberry),與秘魯酸漿類似,但為一年生草本,花小而花色為白色。

五、毛酸漿(Physalis pubescens):英文俗名為地櫻桃(Ground cherry),台灣也引入栽培利用,目前形成野生狀態,果實只有10∼15公厘寬,可周年開花結果,與苦蘵(Physalis angulata)的主要差異為宿存萼為5稜,而苦蘵宿存萼為10稜,此外,苦蘵的莖光滑無毛,而毛酸漿顧名思義當然具有明顯的細毛。

    除了上述的5類酸漿作物被園藝利用外,其實尚有一種酸漿被忽略了,便是我們常可在鄉間甚至南美的熱帶雨林中發現的苦蘵。最近幾年,苦蘵在世界各國的藥用研究相當多,如國立台灣大學藥學研究所便研究苦蘵成分抗腫瘤活性,發現對5種人類腫瘤細胞株如肝癌、鼻咽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肺癌均有細胞毒性的反應。苦蘵在台灣山區與民間草葯上,常被利用為青草茶,全草具有清熱、利尿及祛風、止痛、鎮咳、行血、調經及解毒之效。在美國農部的民俗植物資料庫內,酸漿屬共有11種具有醫葯用途,其中苦蘵之療效算是最廣泛的。根據神巫製藥公司統計,世界共有15國家與地區使用苦蘵(表一),而其對人體免疫功能的加強已被證實,但有許多民俗療法的藥用效果在臨床上並未獲得支持1996年瑞士熱帶研究所(Swiss Tropical Institute)坦尚尼亞的研究者民俗葯學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證實苦蘵的萃出物對引發嗜眠性腦炎之布魯氏錐蟲具殺錐蟲效果。這種寄生蟲是透過非洲一種叫做采采蠅的病媒所傳佈,這種疾病會導致發燒、冷顫和頭痛等症狀,接著便會出現虛弱和異常的嗜睡,有時甚至會造成死亡。苦蘵抗菌效果也極為有效,如巴西一個研究團隊便在2000年的植物醫藥期刊(Phytomedicine)發表苦蘵的萃出物對愛滋病人常感染之肺結核菌有顯著的抗病性,因此,昔日認為不重要的雜草,或許可成為救人的靈葯呢!


苦蘵與粘果酸漿雜交後,只有苦蘵為母本才能正常發育,且果實也呈現花粉直感現象,但種間雜交之種子不具發芽力

0.5%秋水仙素處理4週苗齡之苦蘵苗,可誘發人為多倍體植株

苦蘵的果實也是可以食用的,不過有趣的是,世界各國的文獻記載均是兒童採食,似乎成人對此果實沒有多大的興趣,此可能酸漿果實外圍的宿存萼提供兒童的興趣,拍打宿存萼產生聲音,順道將果實食用。本場於2000年開始收集酸漿類作物,其實苦蘵的風味也不遜於秘魯酸漿,秘魯酸漿糖度極高可達18度,而苦蘵糖度可達13度,而粘果酸漿糖度只有8度左右,因此苦蘵的食用品質也算數一數二。本場嘗試進行三者之種間雜交,但未成功,以苦蘵為母本雖可獲得種子但胚已經退化。目前改用染色體倍加的方式增大苦蘵的果實,苦蘵的基本染色體數為12,一般常見的苦蘵為2倍體,(2n=24),但也有自然存在的四倍體(2n=48),但印度的學者Lydia和Rajo Rao則在坦尚尼亞(Tanzania)發現2n=50的新種。此外他們也利用秋水仙素去創造人為的4倍體植株,但發現人為4倍體之花粉不稔性高,而2倍體之花粉稔性高。野生種苦蘵經秋水仙素處理之後果實確能變大,日後將研究其食用開發及與其他單位進行藥理安全性評估等工作。


粘果酸漿以苦蘵授粉後7天,宿存萼無法發育,10天後便落花

誘變的多倍體之花及花蕾變大,最右者為未處理秋水仙素者,中間及左邊均為誘變之花及花蕾,最右為畸形花,花瓣數增多

誘變株苗對照株之葉、花、花蕾及果實之比較,多倍體植株均顯著變大

表一、苦蘵於民俗醫療之利用情形

國家(或地區)

                 

中 美 洲

防流產、淋病、瘧疾

哥倫比亞

抗炎、氣喘、消炎劑、麻醉劑、皮膚病

   

抗炎、氣喘、糖尿病、消炎、耳痛、肝炎、利肝、瘧疾、風濕、寄生蟲

    西

清潔、皮膚炎、利尿、小便困難、耳痛、退燒、風濕、鎮靜葯、皮膚病變、利膽、利腎、利肝、黃疸病

   

利尿劑、袪痰劑、退燒、助產

   

解毒、感冒、利尿、退燒、消腫、喉嚨痛

   

癤、直腸

   

退熱、利尿、肝炎、肝病、腫瘤

   

殺菌、喉嚨痛

   

退燒、胃痛、昏厥

   

利尿、退燒、水腫

千 里 達

防腐、退燒、消化不良、腎炎、直腸炎

蘇 利 南

利尿、淋病、黃疸、瘧疾、腎炎

上 伏 塔

止痛、痢疾、噁心、昏睡病

其他地區

防流產、抗炎、防腐、治氣喘、助產、糖尿病、痢疾、止血、產後出血、麻醉劑、眼炎、睪丸腫瘤、昏睡病

回首頁              回出版品             回台南區農業專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