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蒿 | |||||||||||||||||||||
|
‧中文名稱: |
珍珠蒿 |
‧英文名稱: | Diverse Worm-wood |
‧學名: |
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 |
‧科名: | 菊科(Asteraceae)蒿屬(Artemisia ) |
‧別名: | 奇蒿(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劉寄奴(唐‧新修本草,中藥俗稱),金寄奴(日華子本草),烏藤菜(通志),珍珠蒿(臺灣植物誌),南劉寄奴(湖北、江西),六月霜、九裏光、野馬蘭頭(江蘇),化食丹(上海),六月雪、白花尾(江西),苦婆菜(閩東本草-福建),細白花草(湖南),“黑補標”、“黑艾”(瑤族土名)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產於產河南(南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部)、貴州;臺灣及越南也有生產。生於低海拔地區林緣、路旁、溝邊、河岸、灌叢及荒坡等地。 |
‧分佈: | 台灣產於中央山脈北部之思源埡口、南湖大山及東部之太魯閣山等海拔 500~2,500 公尺間之林緣、路旁陰涼處。 |
‧用途: | 1. 藥用:性味:全草:辛、苦、平。效用:全草:清暑利溼,活血行瘀,通經止痛。治中暑,頭痛,泄瀉,經閉腹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乳癰。珍珠蒿含揮發油,主要成分有黃酮苷、酚類、氨基酸等。全草入藥,東南各省稱“劉寄奴”或稱“南劉寄奴”,有活血、通經、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消食之效,民間用於治療腸、胃及婦疾患,近年亦用於治血絲蟲病,還可代茶泡飲作清涼解熱藥。 |
‧莖: | 多年生草本。主根稍明顯或不明顯,側根多數;根狀莖稍粗,直徑 0.3~0.5 公分,彎曲,斜向上。莖單生,稀 2 至少數,高 80~150 公分,具縱稜,黃褐色或紫褐色,初時被微柔毛,後漸脫落;上半部有分枝,枝彎曲,斜向上或略開展,長 5~15 公分。 |
‧葉: |
葉厚紙質或紙質,上面綠色或淡綠色,初時微有疏短柔毛,後無毛,背面黃綠色,初時微有蛛絲狀綿毛,後脫落;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稀倒卵形,不分裂或先端有數枚淺裂齒,先端銳尖或長尖,邊緣具細鋸齒,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具短柄,葉柄長 0.3~0.5 公分;中部葉卵形、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9~12(~15) 公分,寬 2.5~4(~5.5) 公分,先端銳尖或長尖,邊緣具細鋸齒,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柄長 0.2~0.4(1.0) 公分;上部葉與苞片葉小,無柄。 |
‧花: |
頭狀花序長圓形或卵形,直徑 0.2~0.25 公分,無梗或近無梗,在分枝上端或分枝的小枝上排成密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端組成狹窄或稍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 3~4 層,半膜質至膜質,背面淡黃色,無毛,外層總苞片小,卵形,中、內層總苞片長卵形、長圓形或橢圓形;雌花 4~6 朵,花冠狹管狀,簷部具 2 裂齒,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 2 叉,叉端鈍尖;兩性花 6~8 朵,花冠管狀,花藥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略長於花冠,先端 2 叉,叉端截形,並有睫毛。 |
‧果實: | 瘦果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花果期 6~11 月。 |
‧特性: |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 60~150 公分,有縱稜,上部多分枝,被細毛。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6~10 公分,寬 2~4 公分,基部漸狹而成短柄狀,先端漸尖,銳細鋸齒緣,上面綠色,被粗毛,背面灰綠色,被毫毛;莖下部葉於開花後漸凋落,上部葉漸小,披針形。頭狀花序,著生枝端,密集成穗狀圓錐花序,頭狀花鐘狀,長於 0.3 公分;總苞片 4 輪,淡黃色,覆瓦狀排列,外層花為雌性,管狀,雌蕊 1 枚;中央為兩性花,管狀,先端 5 裂;雄蕊 5 枚,聚藥,花藥先端具三角狀附屬物;雌蕊 1 枚,柱頭 2 裂。瘦果矩圓形。花期 7~10 月。果期 8~11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013030
珍珠蒿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東勢林場(102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