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木 | |||||||||||||||||||||
|
‧中文名稱: | 盤龍木 更多盤龍木 |
‧英文名稱: | Strengthvine,Malaisia |
‧學名: | Malaisia
scandens (Lour.)
Planch. Caturus scandens Lour. |
‧科名: | 桑科(Moraceae)盤龍木屬(Malaisia) |
‧別名: | 盤龍木,盤龍藤、馬來藤,牛筋藤(海南植物志),包飯果藤(海南) |
‧原產地: | 中國東南部、馬來西亞、菲律賓、澳洲及太平洋諸島。 |
‧分布: | 台灣低海拔之森林中。 |
‧用途: | 1. 小紫斑蝶幼蟲食草及寄主植物。2. 製繩索:莖皮纖維強韌,可製繩索。3.藥用:效用:藤:袪風,除濕,止瀉。治風濕痹痛、腹痛下痢;葉:治婦人產後病,外用殺蟲;根:袪風除濕。治風濕痹痛,泄瀉。本種於菲律賓民間有用之為婦科用藥。 |
‧莖: | 全株具有乳汁,枝條纖細,全珠無毛,蔓狀的莖 上還有許多細小突出的氣孔。 |
‧葉: | 單葉,互生,具有葉柄,卵狀橢圓形葉,葉基鈍形或近於心形,中肋上表面凹,下表面凸,全緣或細鋸齒,葉的表面感覺十分粗糙。 |
‧花: | 單形花,花小為淡綠色;雌雄異株,雄花穗狀排列,圓柱狀,腋生,單立或雙出,雄花為穗狀花序,淡綠色,花被 3 裂,裂片闊卵形,雄蕊 3枚,而雌花短頭狀花序,單立或有時 2~5 個成束,被密毛,花被蘘形,包被子房。花期 3~5 月。 |
‧果實: | 瘦果,橢圓形,果實成熟時為紅色,著生在花托和不發育的雌蕊合成的黃色果托上,內藏 1 個種子,果期 7~9 月。 |
‧特性: | 常綠蔓性的小灌木,全株具有乳汁,枝條纖細,全珠無毛,蔓狀的莖 上還有許多細小突出的氣孔。單葉,互生,具有葉柄,卵狀橢圓形葉,葉基鈍形或近於心形,中肋上表面凹,下表面凸,全緣或細鋸齒,葉的表面感覺十分粗糙。單形花,花小為淡綠色;雌雄異株,雄花穗狀排列,圓柱狀,腋生,單立或雙出,雄花為穗狀花序,淡綠色,花被 3 裂,裂片闊卵形,雄蕊 3 枚,而雌花短頭狀花序,單立或有時 2~5 個成束,被密毛,花被蘘形,包被子房。花期 3~5 月。瘦果,橢圓形,果實成熟時為紅色,著生在花托和不發育的雌蕊合成的黃色果托上,內藏 1 個種子,果期 7~9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plant.tesri.gov.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08009010
盤龍木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三卷(增訂一版)1.盤龍木p334民850315 邱年永張光雄 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5)24.盤龍藤 p28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131盤龍木 p566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31 卷 182 頁 PDF 牛筋藤 https://baike.baidu.com/item/牛筋藤 牛筋藤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盤龍木 92年10月169頁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泰安村神秘洞前山坡(950518-970120-109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