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 | |||||||||||||||||||||
|
‧中文名稱: | 秋葵 |
‧英文名稱: | Okra、Ochro |
‧學名: |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Hibiscus esculentus Linn. |
‧科名: | 錦葵科 (Malvaceae )秋葵屬(Abelmoschus) |
‧別名: | 黃秋葵、食用秋葵、黃蜀葵、角豆、毛茄、阿苹田、倭克拉、歐克拉,咖啡黃葵(海南植物誌),越南芝麻(湖南),羊角豆(廣東),糊麻(上海植物名錄),秋葵 |
‧原產地: | 原產非洲東北部阿比西尼、埃及及加勒比海一帶或熱帶亞洲,早在 2 千年前埃及就有栽培記錄。台灣最早在 1901 年引進,隨後 1967~1973 年先後由斐濟島、墨西哥、土耳其、日本等地引入栽培。 |
‧分布: | 主要食用品種約有 7 種,觀賞品種全株呈褐紅色。產地分布在彰化、雲林、嘉義等縣境內。每年 4~9 月是盛產期,果實以供應餐廳為主,市場並不普遍。 |
‧用途: | 1.食用:秋葵可供炒食、生炸、或醃製泡菜,嫩果含豐富的維他命A、B,日本人視它為強壯的菜餚。2.插花用花材:結果枝是插花的好材料。3.藥用:秋葵花子及根,氣味甘寒滑無毒,為催生妙藥,子浸油治瘡,塗燙火傷。成熟的種子可榨食用油或當咖啡代用品,並可研製治瘡或燙火傷。性味:根:甘、苦、寒;莖或莖皮、葉、花:甘、寒、滑;種子:甘、寒。效用:根:利水,散瘀,解毒。治水腫,淋症,乳汁不通;外用治癰腫,痄腮,骨折;莖或莖皮:活血,除邪熱。治產褥熱;莖皮:外用治燙傷;葉:解毒托瘡,排膿生肌;外用治癰疽疔瘡,痄腮,燙傷,刀傷出血;花:通淋,消腫,解毒。治砂淋;外用治癰瘡腫毒,燙傷,小兒禿瘡,小兒口瘡。種子:健胃潤腸,利水,通乳,消腫。治消化不良,不思飲食,二便不利,水腫,淋症,乳汁不通,癰腫,跌打損傷。 |
‧莖: | 植株直立性,高約 1 公尺多,全株被有絨毛,莖部木質化,自基部節位生側枝數條。 |
‧葉: | 葉互生,葉之上下兩面被有粗毛,掌狀 3~5 裂或淺裂,在植株下半段的葉片較為圓闊大形,自上半段起葉片逐漸變為細狹小形。另有圓葉種,葉型圓闊如蓖麻葉。葉柄長,中空,葉背有白色透明小顆粒。 |
‧花: | 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 4~10 多節開始著生,以後通常每節著生一花,花為完全花,花瓣黃色,通常是 5 片,基部暗紅色,花期僅有數小時,當天午後即萎謝,花謝後 3~4 天左右便可採收嫩果。 |
‧果實: | 果實為蒴果,長 10 餘公分,細長似羊角或辣椒,果皮薄革質,先端尖細,果色從淡綠至深綠色,亦有紫紅色者;果形可分長果形或短果形,5 角至多角,也有呈圓形者。果實含有特殊黏滑物質,更具有特殊香氣或風味。果實老熟後轉呈黑色,木質化縱裂,心室間有薄膜間隔,每一心室(子室)有種子10粒多,種子球形,比豌豆稍小,灰褐色。 |
‧特性: | 秋葵是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 1 公尺多,開黃色的花,花謝一週後,即可採收嫩果食用,食用的嫩果以幼果毛尚存,而種子細膩白色才是上品。植株如生長老化時,可將修剪保溫,讓它越冬,成多年生。秋葵含有粘質液體,因此有些人不太習慣吃它,更有許多人不曉得如何烹調理。秋葵可炒食、生炸或醃漬泡菜;橫切或斜切成段,加大蒜、肉絲,猛火快炒 3 分鐘,趁熱佐餐。整支沾麵泥油炸 2 分鐘,風味特殊,麵泥可加蛋、調味料攪拌成泥。嫩果含豐富維他命A、維他命B,日本人視為強壯菜餚,有許多旅台的日本人會指定餐館料理佐餐。 |
‧更多: | 自製醃漬泡菜方法:秋葵嫩果洗淨去蒂,每支用刀切成 5~6 小段,用食鹽水輕輕搓揉 2~3 分鐘後,倒出鹽水,再用醬油、醋、少許砂糖、香油等醃漬 2~3 天。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40001010 黃秋葵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93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