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芋 | |||||||||||||||||||||
|
‧中文名稱: | 竹芋 更多竹芋 |
‧英文名稱: | Bermuda Arrowroot |
‧學 名: | Maranta arundinacea Linn. |
‧科 名: | 竹芋科(Maranthaceae)竹芋屬(Maranta) |
‧別 名: | 竹芋(中國植物圖鑑),粉薯,葛鬱金,金筍 ,竹蒿薯,便利(力)粉,箭根薯,粉薑,林薯,太白薯,藕薯,藕仔薯,藕粉薯,土百合,結粉,山百合,斜鵝,箭根,百慕達箭根 |
‧原產地: | 南美洲。廣東、廣西 、雲南南部普遍食用栽培。 |
‧分布: | 臺灣自古經由大陸移民隨來種植 ,今全臺尚見零星栽培。東部山地種植面積較廣。 |
‧用 途: | 1.食用:塊根含豐富之澱粉,碳水化合物,糖類。其澱粉品質遠優於木薯澱粉,可做零食粿、粿條、菜包、餅乾、丸子及蔬食調料。容易消化,甚適於乳兒、小孩、病人之食品。尚可生食或煮熟,烘熟食均宜,味美;粉薯粉就是古早的太白粉。2.觀賞用:竹芋有精緻紋理和豐富色彩,又耐陰,可盆栽供室內裝飾及觀賞,也適合庭園栽植或供作插花葉材用。3.藥用:性味:塊莖:甘、淡、涼。效用:塊莖:清肺,利尿。治肺熱咳嗽,小便赤痛。 |
‧莖: | 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 40~100 公分,基部分株;根狀莖肉質,白色,棍棒狀,上端紡綞形,長 5~15 公分,被三角狀鱗片,剖開後呈節狀。 |
‧葉: | 葉片卵狀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15~30 公分,寬 4~10 公分,基部鈍形,先端尖或漸尖形,全緣;具長柄,基部鞘狀抱莖,頂端葉枕圓柱形,長 0.5~1 公分。 |
‧花: | 總狀花序頂生,長達 10 公分;萼片 3 枚,卵狀披針形;花少,花冠白色,下部管狀,上端 3 瓣裂,外輪 2 枚退化雄蕊花瓣狀;發育雄蕊亦花瓣狀,有 1 花葯著於它邊。 |
‧果實: | 果為堅果,未熟時綠色,熟後變為褐色,長約 0.7 公分,種子 1 枚。花果期夏、秋間。 |
‧特徵: | 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 40~100 公分,基部分株;根狀莖肉質,白色,棍棒狀,上端紡綞形,長 5~15 公分,被三角狀鱗片,剖開後呈節狀。葉片卵狀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15~30 公分,寬 4~10 公分,基部鈍形,先端尖或漸尖形,全緣;具長柄,基部鞘狀抱莖,頂端葉枕圓柱形,長 0.5~1 公分。總狀花序頂生,長達 10 公分;萼片 3 枚,卵狀披針形;花少,花冠白色,下部管狀,上端 3 瓣裂,外輪 2 枚退化雄蕊花瓣狀;發育雄蕊亦花瓣狀,有 1 花葯著於它邊。堅果褐色,長約 0.7 公分,種子 1 枚。花果期夏、秋間。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41003010 粉薯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32號路旁(99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