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蝗

臺灣大蝗-幼蟲00.JPG
臺灣大蝗-幼蟲00
臺灣大蝗-幼蟲01.JPG
臺灣大蝗-幼蟲01
臺灣大蝗-幼蟲02.JPG
臺灣大蝗-幼蟲02
臺灣大蝗-幼蟲03.JPG
臺灣大蝗-幼蟲03
臺灣大蝗-幼蟲04.JPG
臺灣大蝗-幼蟲04
臺灣大蝗-幼蟲05.JPG
臺灣大蝗-幼蟲05
臺灣大蝗-幼蟲06.JPG
臺灣大蝗-幼蟲06
臺灣大蝗-幼蟲07.JPG
臺灣大蝗-幼蟲07
臺灣大蝗-幼蟲08.JPG
臺灣大蝗-幼蟲08

中文名稱:

臺灣大蝗

英文名稱:

 

學名:

Chondracris rosea
Acridium flavicorne (Fabricius, 1787) (synonym)
Acridium roseum
De Geer, 1773 (synonym)
Acrydium roseum De Geer, 1773 (synonym)
Chondacris rosea (De Geer, 1773) (synonym)
Chondracris rosea rosea (De Geer, 1773) (synonym)
Chondracris rosea brunneri Uvarov, 1924 (synonym)
Cyrtacanthacris flavicornis (Fabricius, 1787) (synonym)
Cyrtacanthacris lutescens Walker, F., 1870 (synonym)
Cyrtacanthacris rosea (De Geer, 1773) (synonym)
Gryllus flavicornis Fabricius, 1787 (synonym)
Locusta flavicornis (Fabricius, 1787) (synonym)
‧目名: 直翅目(Orthoptera)
‧科名: 蝗科(Acrididae)

別名:

臺灣大蝗、台灣大蝗,草螟仔、棉蝗、草螟公

原產地

台灣,中國大陸、印度等地也有分佈。

分佈:

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特別是在山區道路旁的草叢上十分常見,偶可發現成蟲跳到路上被車碾斃的慘狀。除台灣之外,中國大陸、印度等地也有分佈。

寄主

 

危害

本種是草食性昆蟲,只要是植物的嫰幼部分都喜啃食。孵化後的若蟲以禾本科、豆科等各類植物葉片為食,因此農作物常遭破壞。在從前曾是水稻及甘蔗主要害蟲,近年來已經較少危害農作物。
型態特徵 (蝗科) 體長:雄 5.0~6.5 公分、雌 7.5-8.7 公綠色,頭、胸具凹凸不平的瘤斑,複眼下方具一條黃色縱紋,觸角淡褐色,各腳脛節外側紅褐色,後腿腿節強壯善於彈跳。本種為台灣最大的蝗蟲,俗稱「草螟公」。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成蟲於秋季出現,夜晚會鳴叫,以後腳和前翅磨擦,發出「分,體色為鮮艷的唰沙」「唰沙」的聲音,然後交尾,雌蟲體型比雄蟲大很多。在晴朗陽光下常出現在山區逛馬路,開車時遠遠就能看到,希望駕駛們要小心別壓到牠們。

生活習性:

8~9 月間卵孵化成為若蟲,稱之為「蝗蝻」成長快速,中秋節前後便可發現大量成蟲。成蟲體型碩大,主要出現在秋天。南部地區秋冬季節或隔年的早春由於氣溫較暖,仍可見到零星的成蟲分佈。成蟲與若蟲跳躍能力佳,也具短距離之飛行能力。交尾時雄蟲負於雌蟲背方,將腹部末緣側彎,伸出交尾器與雌蟲交尾。由於農田中使用農藥,使得本種之生存壓力日增,族群數量已不復從前。成蟲如遭到驚嚇或捕捉時,後足脛節上的刺,會猛力後踢,刺向天敵或捕捉者,造成傷害應避免徒手捕捉。本種在海邊的濕地上也是常見的昆蟲之一,從關渡到墾丁地區沿線皆有分佈。
‧更多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直翅目 直翅目
http://gaga.biodiv.tw/new23/cp03_3.htm 蝗蟲總科
http://gaga.biodiv.tw/new23/9311/k64.htm 台灣大蝗
https://etoe.tc.edu.tw/index/vrs/did/9958 台灣大蝗

拍攝地點 台中市后里區公館里尾社莊(1041023)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