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梔花 | |||||||||||||||||||||
|
‧中文名稱: |
緬梔花 更多緬梔花 |
‧英文名稱: |
Mexican Frangipani,Pagoda Tree,Temple Tree |
‧學名: |
Plumeria
acuminata Ait. |
‧科名: |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緬梔屬(Plumeria) |
‧別名: |
緬梔、緬梔子、雞蛋花、雞卵花、印度素馨、鹿角樹、番仔花、番花、大季花、鴨腳木 |
‧原產地: | 墨西哥、巴拿馬一帶。台灣於1910 年引進栽種。 |
‧分布: |
多被栽植於庭園,公園及校園內,供觀賞用。 |
‧用途: |
1.園藝植栽用:樹姿優美,開花美麗,合庭植美化,盆栽需用大盆。2.藥用:性味:花:甘、平、氣香。效用:花:潤肺解毒,止咳。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傳染性肝炎,支氣管炎,溼熱下痢,裏急後重,預防重暑。 |
‧莖: | 小喬木,株高約 3~5 公尺,樹皮灰白,枝條粗大,柔軟有乳汁。 |
‧葉: |
單葉,互生,簇生於枝頂,柄長 2~5 公分;葉片長 20~30 公分,寬 5~10 公分,闊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葉基楔形漸銳尖,葉尖漸銳尖,葉緣全緣,側脈 25~35 對,互相平行,脈端近葉緣處彼此連接,冬季落葉。 |
‧花: |
花頂生,聚繖花序,具長花軸;花萼細小,深 5 裂;花冠漏斗形,長 5~6 公分,5 裂,裂片約為冠筒的 3 倍長,橢圓形,作迴旋覆瓦狀排列,外部乳白色,中心及基部為黃色,具芳香;雄蕊 5 枚,著生於冠筒基部,極為細小;子房半下位;花期 5~7 月;品種另有紅花緬梔、雜交緬梔,花色粉紅或濃紅,花瓣較長,迴旋覆瓦狀排列較不明顯。 |
‧果實: | 果實為蓇葖果,雙生條柱形,長約 15~25 公分,熟後側裂;種子多數,褐色,扁凹狀。 |
‧特性: |
緬梔花就是我們平常知道的「雞蛋花」。緬梔因其花瓣乳白似蛋白,而中心基部具有鮮明的黃色又如蛋黃,故稱「雞蛋花」;此外,緬梔在2、3月間全數葉片落盡時,光禿禿的粗肥綠色樹枝極像鹿角,因此別稱「鹿角樹」。緬梔的葉喜歡熱鬧,愛跟兄弟姊妹擠在一起,都長在枝條的頂端,站在樹下,可以看到清楚的枝條,枝條下端沒有葉的部分,明顯地留下落葉後的葉柄痕跡,就是「葉痕」。看它的葉子,葉脈非常明顯,排得整整齊齊,好像拿尺畫的一樣。花有香味,增加它成為庭園樹的魅力。全身汁液具毒性。 白色乳汁有毒。誤食造成嘔吐、腹瀉、發燒、惡心、嘴唇紅腫、心跳加速。 |
‧更多資料: |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514018011
緬梔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六卷 2A.緬梔 p374民870730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156雞蛋花 p159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830緬梔 p915 國立編譯館主編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5/65.htm 雞蛋花 中國植物誌 第 63 卷 078 頁 PDF 雞蛋花屬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緬梔 92年10月374頁 |
‧拍攝地點: |
國立大甲高工校園(93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