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莖單生,高達7 m,徑粗約l m。葉羽狀,長1.5 m,羽片多數;羽片廣披針形,生於中央部分的為雙生,長1.2∼1.35 m,有的達1.8 m,寬3∼4.5 cm。雌雄同株;花序腋生,長1.1∼3 m,初時直立,其後下垂;雌花在花軸基部長卵形,子房3室,柱頭3枚;雄花在花軸上部,二縱列著生,有雄蕊6∼8枚。果倒圓錐形或橢圓形,棕褐色具光澤,有覆瓦狀鱗片,長2.5∼5 cm。

羅非亞椰子原產於馬達加斯加,也可以發現於非洲東海岸的沼澤森林或沿河岸分布。羅非亞椰子優質的纖維可供編織椅墊、籃子、鞋子、帽子等;開花前莖髓富含澱粉可供西谷米使用,花序汁含糖分可製飲料、酒等;果實為高級的工藝品,羅非亞椰子為多用途的植物,一身是寶。

台北植物園栽植的4株羅非亞椰子其幹莖高10-13 m,胸徑50-65㎝;葉直立或斜上,葉連柄長7-9 m。羅非亞椰子又名粉酒椰、橙柄酒椰,樹形高大壯碩,和佛經植物中的「貝葉棕」有著相同的宿命,開花結實完成傳宗接代的工作後就死亡,十分悲壯,令人不捨。

明知羅非亞椰子種子發芽率低而且需時甚久,我們願意等待生命的再現。已為它播種,祈盼會成功。請大家前往棕梠科植物區觀賞,並做為歷史的見證!

台北植物園好花共賞系列21- 羅非亞椰子悲壯的故事-呂勝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