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 | |||||||||||||||||||||
|
‧中文名稱: |
苦瓜 |
‧英文名稱: | Balsampear,Bitter gourd |
‧學名: |
Momordica charantia Linn. |
‧科名: | 瓜科(Cucurbitaceae)苦瓜屬(Momordica) |
‧別名: | 苦瓜(救荒本草),涼瓜(廣州),癩葡萄(江蘇),金荔枝、紅羊、紅姑娘、癩瓜、菩達、錦荔枝、Rohe(泰雅) |
‧原產地: | 熱帶亞洲,中國栽培歷史極悠久。 |
‧分佈: | 台灣一年四季均能生產,主要栽培區為苗栗卓蘭,台中大甲、新社,雲林崙背,彰化二水,台南柳營,屏東萬丹、里港,花蓮壽豐等地。 |
‧用途: | 1. 食用:是很好的菜餚。可做苦瓜雞、苦瓜湯。苦瓜果肉含苦瓜鹼及豐富的維他命B、C,在中醫學上視為甘寒,味雖苦但具有解熱作用。2. 藥用:苦瓜解熱(本草綱目)。種子是壯陽劑。性味:根:苦、寒。效用:果:清熱解毒,明目。治中暑發熱,結石,急性結膜炎,小兒疳積。 |
‧莖: | 攀援蔓性草本,多分枝;莖、枝被柔毛;老藤表皮粗糙,有皺摺、斑紋。 |
‧葉: |
葉互生,圓形或廣卵形,葉片型部呈心形凹陷,缺刻深,有 5~7 個裂片,成鳥足狀,深綠至淡綠或黃綠色,長 3~10 公分,寬 5~17 公分;卷鬚纖細,長達 20 公分,具微柔毛,不分歧;葉柄細,初時被白色柔毛,後變近無毛,長4~6公分。 |
‧花: |
雌雄同株,異花,花著生於葉腋。雄花:單生,花梗纖細,被微柔毛,長 3~7 公分,中部或下部具1苞片;苞片綠色,腎形或圓形,全緣,稍有緣毛,兩面被疏柔毛,長、寬均 0.5~1.5 公分;花萼裂片卵狀披針形,被白色柔毛,長 0.4~0.6 公分,寬 0.2~0.3 公分,急尖;花冠黃色,裂片倒卵形,先端鈍,急尖或微凹,長 1.5~2 公分,寬 0.8~1.2 公分,被柔毛;雄蕊 3,離生,藥室 2 回折曲。雌花:單生,花梗被微柔毛,長 10~12 公分,基部常具 1 苞片;花萼 5 片,每片呈披針形,長 1~1.25 公分,寬 0.75~1 公分,淡黃綠色;花瓣 5 片,黃色,橢圓、長橢圓或卵圓形;子房紡錘形,長 0.25~0.3 公分,密生瘤狀突起,柱頭 3,膨大,2 裂。 |
‧果實: | 紡綞形、梨形或長橢圓,果實表面有許多不規則果瘤或條狀突起,長 7~30 公分,直徑 5~10 公分;成熟時為橙黃色,由頂端 3 瓣裂,果肉血紅色;種子多數,長圓形,種子的外圍具紅色假種皮,兩端各具 3 小齒,兩面有刻紋,長 1.5~2 公分,寬 1~1.5 公分。花、果期 5~10 月。 |
‧特性: |
苦瓜為瓜科一年生攀緣蔓性草本,果肉含苦瓜鹼及豐富的維他命B、C,在中醫學上視為甘寒,味雖苦但具有解熱作用,夏天裡為暑氣所困,內熱上升,容易心浮氣躁、眼球紅腫、頭腦脹痛、小便量少而呈金黃、大便不暢,煮食苦瓜湯,可消暑、降火氣、清心、明目,緩解暑熱病症。夏天孩童易生熱痱,將身子洗淨後,用苦瓜切片塗抹 1、2 日或絞汁塗患部,熱痱可漸消退。種子是壯陽劑。苦瓜性雖寒,但非寒滯,因此體質寒滯的人常吃無妨。烹煮前切塊浸入醋水中數小時,可去除苦味。 |
‧更多: | 台灣一年四季均適合栽培,性耐熱喜多肥,但由於枝蔓纖細,久雨及颱風是最大致命傷。專業栽培均在田間搭成三角形或半圓形棚架供攀緣,或有匍地栽培,利用化學纖維紡織屑襯墊果實。育苗均用播種法,從播種到第 1 次採收約需 4 個月,此後可連續採收 3~4 個月。果實成長其間需套帶,防果蠅為害,並能使青綠的果實轉為純白而晶瑩美觀。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54012010
苦瓜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98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