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葜 | |||||||||||||||||||||
|
‧中文名稱: | 菝葜 更多菝契 |
‧英文名稱: | China-root Greenbrier,China Brier |
‧學 名: | Smilax china Linn. |
‧科 名: | 菝葜科(Smilacaceae)菝葜屬(Smilax) |
‧別 名: | 菝葜(名醫別錄),金剛兜(廣西),金剛藤、金剛頭、金剛刺、鱟殼刺、鱟殼藤、狗骨仔、校殼刺、山歸來、鐵菱角、Babarao(泰雅)、Bada、Bazya(排灣) |
‧原產地: | 東亞、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及菲律賓等地。 |
‧分布: | 全島低中海拔山區之開闊地。山區常見於草生地灌叢,或森林步道邊緣,為嗜光性的陽性植物。 |
‧用 途: | 1. 食用:熟果可生食,嫩心葉生食外,亦可煮食,老葉曬乾後可泡茶飲用。2. 花材用:紅熟果枝供花材。3. 蝴蝶食草:葉是琉璃莢蝶幼蟲的食草。4. 根狀莖可以提取澱粉和栲膠,或用來釀酒。有些地區作土茯苓或萆薢混用,也有祛風活血作用。5.藥用:根莖供藥用,主治關節疼痛、肌肉麻木等。性味:根、莖:甘、溫;葉:溫。效用:根、莖:清熱解毒,袪風濕、消腫毒、利尿,抗癌。治風濕、水腫、食道炎、疔瘡;葉:外用治癰癤疔瘡、燙傷。根莖治梅毒、痛風、關節炎。 |
‧莖: | 木質藤本,矮灌木;長 1~5 公尺,枝條粗硬,常作膝曲狀,具疏鉤刺;枝略具稜,植株之字形彎曲。 |
‧葉: | 單葉,具葉柄,柄長 0.8~2 公分;葉片長 4~12 公分,寬 2~10 公分,呈飽滿的圓形,葉平面式互生,葉基圓形、心形至楔形葉尖圓形,具 1 短尾突,主脈 3~5 條,全緣,硬革質,上下表面光滑;葉柄常彎折而屈曲,上有兩根由托葉變形而成的捲鬚,葉面青綠,三出脈於葉下凸起。 |
‧花: | 單性花,雌雄異株;花序為繖形花序,花多,腋出;花被 6 片,黃綠色,長約 0.4 公分,外輪 3 片橢圓形,內輪 3 片窄橢圓形,均向外反捲;雄花具雄蕊 6 枚,較花被為短;雌花具退化雄蕊 6 枚。花期 2~5 月。 |
‧果: | 果實為漿果,徑約 0.8 公分,球形,鮮紅而圓潤,果可生食。果期 9~11 月。 |
‧特徵: | 攀援灌木;根狀莖粗厚,堅硬,爲不規則的塊狀,粗 2~3 公分。莖長 1~3 公尺,少數可達 5 公尺,疏生刺。葉薄革質或堅紙質,乾後通常紅.褐色或近古銅色,圓形、卵形或其他形狀,長 3~10 公分,寬 1.5~6 (~10) 公分,下面通常淡綠色,較少蒼白色;葉柄長 0.5~1.5 公分,約占全長的 1/2-2/3 具寬 0.05~0.1 公分(一側)的鞘,幾乎都有捲鬚,少有例外,脫落點位於靠近捲鬚處。繖形花序生於葉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幾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總花梗長 1~2 公分;花序托稍膨大,近球形,較少稍延長,具小苞片;花綠黃色,外花被片長 0.35~0.45 公分,寬 0.15~0.2 公分,內花被片稍狹;雄花中花藥比花絲稍寬,常彎曲;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有 6 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 0.6~1.5 公分,熟時紅色,有粉霜。花期 2~5 月,果期 9~11 月。果可生食,老葉曬乾後可泡茶飲用。 |
‧其他: | 枝略具稜,直至之字形彎曲。葉多卵、圓至闊橢圓形,有時卵狀橢圓形,稀扁圓形,先端圓至略凹,偶短突尖頭;葉柄鞘長約為柄長
2/3(鞘上緣具長橢圓形狹翼,翼前端鈍圓形);葉於葉鞘頂端脫落。花被片黃綠色,外輪者卵狀橢圓形,內輪者披針狀長橢圓形。果紫紅色。 註:「菝葜」ㄅㄚˊ ㄑㄧㄚˋ 注音要打 ㄐㄧㄝˊ電腦才能打出『葜』字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16002030
菝契 |
‧拍攝地點: | 三義鄉關刀山出關古道步道旁(950306);南寮步道(1010912);鳶嘴山步道(104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