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艾(芙蓉) | |||||||||||||||||||||
|
‧中文名稱: |
蘄艾 紅花玉芙蓉 |
‧英文名稱: | Seremban |
‧學名: |
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ino. Artemisia chinense Linn. |
‧科名: |
菊科(compositae)蘄艾屬(Crossostephium) |
‧別名: |
海芙蓉、玉芙蓉『采藥錄』、千年艾、芙蓉、芙蓉菊、香菊、白石艾、白艾、白香菊(福建) |
‧原產地: | 台灣原生種 |
‧分佈: | 北部海岸、澎湖、綠島和蘭嶼的珊瑚礁岩上。 |
‧用途: | 1.觀賞:外型優雅經常作為盆栽觀賞植物。具觀花、觀葉效果。2.藥用:為海芙蓉藥酒的原料。民間視為吉祥植物,也作藥用。性味:根:辛、苦、微溫;葉:辛、苦、微溫。效用:根:袪風濕。治風濕,胃寒疼痛;葉:袪風濕,消腫毒。治風寒感冒,小兒驚風,癰疽疔瘡。 |
‧莖: | 莖葉多分歧,密被灰色柔毛,平展,而常成圓形灌叢。 |
‧葉: |
葉體密被灰白色絨毛,具香氣,葉柔革質,全緣;葉互生於枝端,狹匙形至倒披狀倒披針形,全緣或先端三裂,長 2~5 公分,寬 0.2~2 公分。 |
‧花: |
頭狀花頂生,球形,徑約 0.7 公分,單生或著成黃色總狀花序,總苞半圓形,密被柔毛;外輪花雌性,單輪排列,管狀;中央者為兩性花,管狀。 |
‧果實: | 瘦果長橢圓形,具五稜,頂端有冠毛。 |
‧特性: |
常綠多年生亞灌木,株高 30~60 公分,全株被灰白色短毛,有強烈香氣。葉厚,窄匙形至倒卵披針形,長 2~5 公分,寬 0.2~2 公分,全緣或三至五裂,先端鈍,葉基下延,兩面被毛。盤狀頭花直徑約 0.7 公分寬,總狀排列,總梗 0.6~1.7 公分長;總苞半球形,密被絨毛,苞片 3 層;邊花雌性;心花兩性。瘦果長橢圓形,五稜狀。冠毛頂端撕裂呈冠狀。 |
‧更多: | 蘄艾性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其耐鹽性佳、抗強風、耐旱性佳、耐寒性佳、耐陰性佳。蘄艾據說根部可以治風濕,蘄艾別稱海芙蓉,是東引的名酒海芙蓉藥酒的原料。另外又有解毒、固肺、治刀傷等多樣療效,民間視為吉祥植物,因此向來廣受青睞,是庭院常見的栽培植物。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036010
蘄艾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93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