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婆

蘋婆0.JPG
蘋婆
0
蘋婆1.JPG
蘋婆1
蘋婆3.JPG
蘋婆3
蘋婆-葉3.jpg
蘋婆-3
蘋婆-花1.jpg
蘋婆-1
蘋婆-花2.jpg
蘋婆-2
蘋婆-花4.jpg
蘋婆-4
蘋婆-花9.jpg
蘋婆-9
蘋婆-花12.jpg
蘋婆-12
蘋婆-花15.jpg
蘋婆-15
蘋婆-莖0.JPG
蘋婆-0
蘋婆-莖2.JPG
蘋婆-2
蘋婆-莖3.JPG
蘋婆-3
蘋婆-葉0.JPG
蘋婆-0
蘋婆-葉1.JPG
蘋婆-1
蘋婆-葉2.JPG
蘋婆-2
蘋婆-花0.jpg
蘋婆-0
蘋婆-葉柄0.jpg
蘋婆-葉柄0
蘋婆-葉柄1.JPG
蘋婆-葉柄1
蘋婆-葉柄2.JPG
蘋婆-葉柄2
蘋婆-葉-背面.jpg
蘋婆--背面

‧中文名稱:

蘋婆

‧英文名稱:

Noble Bottle-tree,Ping-pong

‧學名:

Sterculia nobilis R. Brown
Sterculia nobilis (Salisb.) R. Brown

‧科名:

梧桐科(Sterculaceae)蘋婆屬(Sterculia)

‧別名:

蘋婆(南海志),羅晃子『綱目』,鳳眼果(廣州),七姐果(廣州),蘋婆果、頻婆果『代答』,潘安果『藥性備要』,豬哥磅(台灣),九層皮『手鏡』,富貴子(廣州)

‧原產地:

原產中國廣東、馬來西亞;台灣於 1,800 年引進栽培。
‧分佈: 台灣產地主要在中南部,大多作觀賞樹木栽培於庭園或校園中。

‧用途:

1. 食用蘋婆橢圓形黑褐色種子烘炒後,種仁色如蛋黃,味如栗子,是著名乾果。2. 景觀樹及行道樹蘋婆的樹冠濃,密,葉大亮麗,長綠,樹形美觀亦是優良景觀樹及行道樹。3.藥用:性味:平。效用:莢:治血痢神效;果實:溫胃,殺蟲,養肝膽,明目去翳,止咳退熱,消煩降火。
‧莖: 喬木,樹高 10~15 公尺,幼嫩枝紫紅色,被有褐色星狀毛。

‧葉:

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3~6 公分,兩端粗大;葉片長 15~27 公分,寬 9~12 公分,長橢圓形,葉基圓或鈍形,兩面平滑無毛,葉尖短尖,薄革質,葉緣為全緣,嫩時呈暗紫色,後變為黃綠色,嫩葉兩面被極少星狀毛,側脈約 9 對。

‧花:

單性花或雜性花,雌雄同株;花序呈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柔弱下垂,披散,疏被白色星狀毛及腺毛;花被呈鐘形,乳白色至淡紅色,徑約 0.9 公分,5 裂,裂片淺披針形,長約 0.7 公分,先端漸尖並向內曲,在頂端處粘合;雄花有雄蕊約 20 枚,單體,花藥在雄蕊筒先端集合而成球體;兩性花之子房有柄,由 3~4 枚離生心皮構成,花柱下垂,柱頭 3~4 淺裂;花於 3 月下旬至 5 月開放。
‧果實: 果實為蓇葖果,長 7~10 公分,寬約 3.5 公分,橢圓狀卵形,先端稍尖,外為鮮紅色厚革質,密備絨毛,熟時裂開;內藏種子 2~4 粒,種子呈歪圓形或橢圓形,長 2~3 公分,深褐色。

‧特性:

常綠中喬木;樹冠圓形或短卵形,樹高 10~15 公尺,幼嫩枝葉略有星狀毛,呈紫紅色。葉薄革質,全緣,橢圓形,兩面平滑無毛,先端短尖,基部圓或鈍,長 15~27 公分,寬 9~12 公分。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柔弱下垂,披散,萼鐘形,乳白色至淡紅色,5 裂,裂片淺披針形,先端漸尖並向內曲在頂端處粘合,花於 3 月下旬至 5 月開放。結果如豆莢之蓇葖果,約 7~8 月間成熟,果皮由青綠轉為鮮紅色厚革質,先端稍尖,熟時裂開;莢內藏有種子 3~5 粒,呈不規則球形,深褐或黑色,富光澤有粘性,即是風味獨特的蘋婆果。蘋婆的繁殖可用播種、扦插、高壓或嫁接法,而以扦插為迅速。蘋婆之單一蓇葖果形狀酷似眼睛(鳳眼),熟時自腹縫線開裂,狀如鳳眼微張,故名鳳眼果。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442010060  蘋婆
應紹舜 臺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四卷 3.
蘋婆 p418 民811215初版
邱年永 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103頻婆 p105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290
蘋婆 國立編譯館主編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3/148.htm 蘋婆
中國植物誌 第 49(2) 卷 121 頁 PDF 蘋婆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蘋婆 92年10月316頁
‧拍攝地點: 后里鄉馬場南側 100公尺處東側路邊(941106-950411)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