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血藤
血藤-山葛 |
‧英文名稱: |
Rusty-leaf
Muuna,Large-fruit Mucuna |
‧學
名: |
Mucuna
macrocarpa Wall. |
‧科
名: |
豆科(Fabaceae)血藤屬(Mucuna) |
‧別名: |
大血藤、烏血藤、串天癀、入骨丹,血藤、青山龍(臺灣植物誌),青山龍藤、大果禾雀花,大果油麻藤,長莢油麻藤,海涼聾(傣族語 hai liang
long);Kanahoe(泰雅);Karidatu(排灣)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南方、台灣、馬來西亞、琉球和印度 |
‧分布: |
中低海拔山區溼生空曠處、林緣及溪邊。 |
‧用
途: |
1.綠化綠廊用:常綠、覆蓋面積廣,是優良綠廊爬藤植物。2.全草可作飼料,莖可入藥,其毛具刺激性。3.藥用:性味:藤莖:苦、澀、微溫。效用:藤莖:舒筋活絡,補血活血,清肺潤燥,調經。治風濕關節痛,小兒麻痺後遺症,月經不調,貧血,肺熱燥咳,咳血,腰膝酸痛,風濕痹痛,手足麻木,癱瘓。 |
‧莖: |
莖具攀緣性,莖蔓延長達
20
公尺以上,木質,多分枝;莖具縱稜脊和褐色皮孔,被伏貼灰白色或紅褐色細毛,尤以節上為為密,老莖常光禿無毛,小枝具鐵鏽色毛茸,莖汁紅色。 |
‧葉: |
羽狀複葉具
3 小葉,葉長 25~33 公分;托葉脫落;葉柄長 8~13(~15)
公分,互生;葉軸長 2~4.5
公分,小葉紙質或革質,頂生小葉橢圓形、卵狀橢圓形、卵形或稍倒卵形,長
10~19 公分,寬 5~10
公分,先端急尖或圓,具短尖頭,很少微缺,基部圓或稍微楔形;側生小葉極偏斜,長
10.5~17
公分;上面無毛或被灰白色或帶紅色伏貼短毛,在脈上和嫩葉上常較密;側脈每邊
5~6;小托葉長 0.5 公分。 |
‧花: |
總狀花序,花序通常生在老莖上,長
5~23 公分,有 5~12 節;花多聚生於頂部,每節有 2~3
花,常有惡臭;花梗長 0.8~1.0
公分,密被伏貼的淡褐色或深褐色短毛和稀疏深褐色或紅褐色細剛毛;苞片和小苞片脫落;花萼密被伏貼的深褐色或淡褐色短毛和灰白或紅褐色脫落的剛毛,花萼寬杯形,長
0.8~1.2 公分,寬 1.2~2.0 公分,2 側齒長 0.3~0.4
公分,最下齒長 0.5~0.6
公分;花冠暗紫色,但旗瓣帶綠白色,旗瓣長 3~3.5
公分,先端圓,基部的耳很小,長約 0.1 公分,翼瓣長
4~5.2 公分,寬 1.5~1.7 公分,瓣柄長 0.5~0.7 公分,耳長0.3~0.5公分,龍骨瓣長
5~6.3 公分,瓣柄長 0.8~1.0 公分,耳長 0.1~0.3
公分;雄蕊管長 4.5~5.5 公分。花期 4~5 月。 |
‧果: |
莢果劍形,扁平,果木質,長
26~45 公分,寬 3~5 公分,厚 0.7~1.0
公分,近念珠狀,直或稍微彎曲,密被直立紅褐色細短毛,部分近於毛,具不規則的脊和皺紋,具
6~2 顆種子,內部隔膜木質,厚 0.1~0.5
公分,邊緣加厚,無溝槽,與邊緣相平行處常具不規則木質脊,但沿背腹縫線邊緣無圓形的堅硬凸起;種子黑色,盤狀,但稍不對稱,兩面平,長
2.2~3 公分,寬 1.8~2.8 公分,厚 0.5~1.0
公分,種臍圍繞種子周圍的 3/4
或更多,暗褐色或黑色。果期 6~7 月。 |
‧特徵: |
血藤為豆科血藤屬常綠蔓性木質大藤本植物。莖具攀緣性,莖蔓延長達
20
公尺以上,木質,多分枝,小枝具鐵鏽色毛茸,莖汁紅色。葉為三出複葉,頂小葉長橢圓形,長
12~15 公分,寬 6~7
公分,葉背被褐色絨毛,葉尖鈍形,尾狀突尖或微凹,葉基楔形或鈍形,全緣,葉柄被褐色柔毛,互生,側生小葉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較小。深紫色蝶形花萌發於葉腋,花大形,花軸被銹色柔毛,花萼寬鐘形,5
齒裂,外被銹色柔毛,旗瓣近圓形,總狀花序。
莢果劍形,扁平,長 40 公分左右,寬 3
公分,種子間呈緊縮狀,密被褐色刺毛。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078030
血藤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增訂一版) 1血藤p202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873血藤p437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41 卷 180 頁 PDF
大果油麻藤 https://baike.baidu.com/item/大果油麻藤
大果油麻藤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血藤
血藤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血藤 92年10月260頁
|
‧拍攝地點: |
國立台中自然博物館植物特展區(9503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