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白蔥木 | |||||||||||||||||||||
|
‧中文名稱: | 裡白楤木 更多裡白蔥木 |
‧英文名稱: | Taiwan Angelica-tree |
‧學名: | Aralia
bipinnata
Blanco Aralia glauca Merr. Aralia hypoleuca Presl. |
‧科名: | 五加科(Araliaceae)刺蔥屬(Aralia) |
‧別名: | 裡白蔥木、裏白蔥木、裏白楤木、楤木、刺楤、白刺楤、臺灣楤木(中國植物誌) |
‧原產地: | 台灣、琉球、菲律賓 |
‧分布: | 台灣全島低及高海拔 200~ 2,400 公尺以下地區林緣或灌叢中及向陽伐採跡地,較常見。 |
‧用途: | 1.蜜源植物。2.食用:嫩葉可食。3.藥用:裡白楤木可供藥用,具鎮痛消炎,袪風行氣,袪濕活血之效,根皮治胃炎,腎炎及風濕疼痛,亦可外敷刀傷。 |
‧莖: | 小喬木,高可達 5 公尺,樹贛通直,徑約10~15 公分,頂端具有分枝,疏生或密生針刺;中央有髓心,佔相當的面積,莖下部的髓心較小,中上部較大。 |
‧葉: | 二回奇數羽狀複葉,叢生於小枝條先端,長達 65 公分,羽片 7~9 對,葉軸密生針刺;小葉 7~9 枚,除頂生外,皆為對生,卵形、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4~7 公分,寬 2.5~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紙質,鈍疏鋸齒緣,表面綠色,背面灰白色,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有短葉柄;葉柄長 0.5~0.6 公分,有溝紋。 |
‧花: | 花多數,小形,花梗長 0.5 公分,7~11 枚組合成為一繖形花序,然後由許多繖形花序排成圓錐花序狀,叢生於枝頭先端,長 30~50 公分,徑 20~40 公分,花序軸光滑無毛或有短柔毛;苞片小形,早落,花萼平滑,邊緣上 5 齒裂,裂片甚小;花瓣橢圓形,長 0.2~0.25 公分,寬 0.12~0.15 公分,先端銳尖;雄蕊 5 枚,花絲長 0.2 公分,子房 5 室,每室有胚珠 1 枚,懸垂,柱頭有 5 分歧。花期 8~10 月。 |
‧果實: | 果實為漿果,球形,徑 0.3~0.35 公分,有 5 條縱溝,先端有柱頭殘存,熟時紫黑色。果期 10~12 月。 |
‧特性: | 落葉小喬木,老粗幹具刺瘤,莖幹疏生有小刺,幼枝及葉柄常帶暗紫色。葉生枝端,互生,具葉柄,二回奇數羽狀複葉,長達 65 公分,兩面光滑或近光滑;小葉對生,具短柄,小葉片長卵形,長 4~7 公分,寬 2.5~3.5 公分,基部近圓形或廣楔形,稍歪斜,先端漸尖至微鈍形,疏鈍鋸齒緣,表面綠色,背面灰白色,紙質;小葉柄長 0.5 公分。花頂生枝端,由多數小繖形花序排列成大圓錐花序,花軸微被毛,花梗長 0.5 公分;花萼鐘形,頂端 5 齒裂;花瓣 5 枚,橢圓形,乳白色或乳黃色;雄蕊 5 枚;子房下位,5 室,花柱 5 枚。果球形,徑 0.3 公分,5 縱溝。裡白楤木樹幹多刺,葉片為二回羽狀複葉,對生。它與「台灣楤木-刺楤」最大的區別在於台灣楤木的葉上有刺,而裡白楤木沒有。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69002020 裡白蔥木 |
‧拍攝地點: | 東勢往大雪山遊樂區20K500公尺山壁上(95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