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泉草

通泉草1.JPG
通泉草1
通泉草-花1.JPG
通泉草-花1
通泉草-花2.JPG
通泉草-花2
通泉草6.JPG
通泉草6
通泉草3.JPG
通泉草3
通泉草4.JPG
通泉草4
通泉草5.JPG
通泉草5
通泉草2.JPG
通泉草2
通泉草7.JPG
通泉草7
通泉草8.JPG
通泉草8
通泉草9.JPG
通泉草9
通泉草-花3.JPG
通泉草-花3
通泉草-花4.JPG
通泉草-花4
通泉草10.JPG
通泉草10
通泉草11.JPG
通泉草11
通泉草12.JPG
通泉草12
通泉草-花5.JPG
通泉草-花5
通泉草-花7.JPG
通泉草-花7
通泉草13.JPG
通泉草13
通泉草14.JPG
通泉草14
通泉草15.JPG
通泉草15

中文名稱:

通泉草

英文名稱:

Asian Mazus,Tokiwahaze,Divided-by-the Brook

學名:

Mazus pumilus (Burm. f.) Steenis
Lobelia pumlia Burm. f.
Mazus japonicus (Thunb.) Kuntze.
‧科名: 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通泉草屬(Mazus)

別名:

六角定經草、定經草、白仔草,六角金英、白子菜(台灣),石淋草、虎仔草(泉州本草),膿泡藥(貴州),綠蘭花(重慶),Zakarukaru(排灣)

原產地

中國大陸、台灣、日本

分佈:

全島低海拔荒地,路旁及濕生草地。冬末春初首先上場的平地小野花,經常成群繁生在比較潮濕的草坪、路旁或田埂邊。
用途: 1.觀賞用:常成片生長,在草地上有如繁星點點,讓冬末春初的草坪、路旁或田埂增添無限生機。2. 藥用:性味:全草:涼、甘、微辛。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消食健胃,解毒消炎。治婦女經閉,高血壓,腫癤疔瘡,肝炎。
莖: 草本,高 3~30 公分,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伸長,垂直向下或短縮,鬚根纖細,多數,散生或簇生。本種在體態上變化幅度很大,莖 1~5 支或有時更多,直立,上升或傾臥狀上升,著地部分節上常能長出不定根,分枝多而披散,少不分枝。

葉:

基生葉少到多數,有時成蓮座狀或早落,倒卵狀匙形至卵狀倒披針形,膜質至薄紙質,長 2~6 公分,頂端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疏齒,基部楔形,下延成帶翅的葉柄,邊緣具不規則的粗齒或基部有 1~2 片淺羽裂;莖生葉對生或互生,少數,與基生葉相似或幾乎等大。

花:

總狀花序生於莖、枝頂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長或上部成束狀,通常 3~20 朵,花疏稀;花梗在果期長達 1.0 公分,上部的較短;花萼鐘狀,花期長約 0.6 公分,果期多少增大,萼片與萼筒近等長,卵形,端急尖,脈不明顯;花冠白色、紫色或藍色,長約 1.0 公分,上唇裂片卵狀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較小,稍突出,倒卵圓形;子房無毛。
實: 蒴果球形;種子小而多數,黃色,種皮上有不規則的網紋。花果期 4~10 月。

特性:

通泉草屬玄參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成株高約 10~25 公分,全株無毛或具有少許毛茸,莖從基部分枝,莖略呈匍匐狀,有些匍匐,有些直立。根生葉叢生狀,莖生葉對生;葉互生或對生,葉倒卵形或匙形,長 2~6 公分,寬 1~4 公分,基部楔形,下延成翼柄,先端鈍形,不規則粗鋸齒緣。總狀花序,頂生,常具 1~2 片葉時即開花,花莖長比葉莖長,下部花梗較長,漸上漸短。花萼短鐘形, 5 裂,果期略增大;花冠紫色或淺藍紫色,約 1 公分大小,花冠分為二唇狀,上唇短直,二裂,裂片尖形,下唇三裂,中裂片倒卵圓形,近平頭,下唇喉部具 2 黃色斑塊,被絲狀毛突起斑點;雌蕊 4 枚,成對;花柱 2 裂。果實為蒴果,球型,長約 0.3 公分,與宿存萼約等長,包在宿存萼中;種子多數,淡褐色。喜歡在低矮的草叢或農地邊出現。【彙考】通泉草名出明‧朱權撰『庚辛玉冊』。傳云有利尿之功而得名(邱年永-原色藥用植物)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25012050 通泉草
邱年永 張光雄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6) 175通泉草 p203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605六角定經草 p1303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67(2) 卷 187 頁 PDF 通泉草
https://baike.baidu.com/item/通泉草 通泉草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通泉草 通泉草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定經草 92年10月410頁

拍攝地點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草坪中(94041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