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雞母珠 |
‧英文名稱: |
Precatorius,Rosary
Pea,Crabseye,Precatory Bean,Jequirity Bean,Indian
Licorice |
‧學
名: |
Abrus
precatorius Linn. |
‧科
名: |
豆科(Leguminosae
)雞母珠屬(Abrus) |
‧別
名: |
相思子(本草綱目),相思豆、紅豆(廣東),郎君豆,相思藤、猴子眼(廣西),紅珠木、土甘草、雞母子、雞母真珠、美人豆、鴛鴦豆、Kanadomu(排灣);Raranigo(阿美)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南部。琉球、印度、西印度、非洲及美洲。 |
‧分布: |
台中、台南、屏東、澎湖,生於中南部山間、路邊、海邊、河岸、海拔0-800公尺之山麓及原野路旁灌木叢中。桃園以南較為常見。 |
‧用
途: |
1.
食用:根及乾燥莖葉可泡茶飲用。2.
製成裝飾品:種子可製各種裝飾品。3.
園藝植栽:栽植為綠廊。4.藥用:性味:種子:苦,有大毒;根藤、葉:甘、平。效用:根、莖:排膿催吐,驅蟲,拔毒消腫,殺蟲。治癬疥,癰瘡;根、莖葉:清熱解毒,潤肺。治咽喉痛,肝炎,咳嗽痰喘。感冒,咽喉腫,乳癰,瘡癤,肝炎;根:清熱解毒,利尿。治咽喉腫,支氣管炎,黃疸,肝炎。 |
‧莖: |
木質藤本,攀緣灌木,常纏繞於其他植物體上,長
2~5 公尺,多分枝;小枝細長,嫩莖被毛。 |
‧葉: |
羽狀葉長
5~8
公分,小葉多數,互生,七至十七對,闊圓形或長圓形,長
0.6~1.2 公分,寬 0.2~0.3
公分,葉尖具芒尖,葉緣全緣,基部圓,表面光滑無毛,背面有細倒伏性毛茸,膜質;小葉柄甚短,長
0.1~0.15 公分;葉片味道如同甘草,淡綠色。 |
‧花: |
花多數,叢生於結節上,一花序上有結節
10~50 枚,呈腋生總狀花序;花序長 3~18
公分,初有毛茸,後光滑無毛;花梗長 0.1~0.15
公分,花萼鐘形,長 0.15~0.2 公分,外面光滑無毛,先端
5
鈍粗鋸齒裂,花冠初為淡紫色,後帶紅色色澤,旗瓣多少近似闊三角形,長
0.9~1.2
公分,基部有短爪;翼瓣較龍骨瓣略短,有細長的爪;雄蕊
9
枚;子房有毛茸,花柱較子房短,光滑無毛。花果期在秋末至初冬。 |
‧果: |
莢果長橢圓形,長 2.5~5
公分,寬 0.8~1.2 公分,豆莢成熟後自動開裂,內有種子
3~6 粒;種子橢圓形,長 0.6~0.7 公分,寬 0.4~0.5
公分,堅硬,朱紅色,帶有光澤,沿著白色的種臍有一黑色的斑塊。 |
‧特徵: |
落葉性攀緣灌木;互生的葉偶數羽狀複葉,小葉七至十二對,長方形而呈膜質,淡綠色;花細小而不顯眼,花序總狀,花冠蝶形,白色或略帶粉紅,雄蕊
9
枚。莢果扁平狀長橢圓形,豆莢成熟後自動開裂,內有種子
3~6
粒;種子橢圓形,朱紅色,頂端有帽狀黑點。在台灣雞母珠中毒主要來自孩童誤食及聽信偏方治病的民眾。雞母珠的有毒部份主要在其鮮艷的種子。其毒性成份主要含有phytotoxin
abrin, tetanic glycoside---abric acid等。咬開來只要吃不到一粒種子,即會有死亡的危險。種子有腐蝕性,使上消化道及口腔有燒灼感,隨之噁心、嘔吐、嚴重腹瀉發生;虛弱無力及休克都會產生。手抖動、抽搐、溶血性貧血、幻覺、急性腎衰竭及死亡都可能發生。治療以支持性療法及透析治療為主。 |
‧更多資料: |
https://plant.tesri.gov.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001010
雞母珠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增訂一版) 雞母珠
p373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 85相思子 p94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編著 台灣植物誌 上冊 0716 雞母珠 p358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40 卷 123 頁
PDF
相思子 https://baike.baidu.com/item/相思子/19433471
相思子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相思豆 92年10月468頁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毘盧寺步道旁(94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