頷垂豆 | |||||||||||||||||||||
|
‧中文名稱: |
頷垂豆 更多頷垂豆 |
‧英文名稱: | Chinese Apes-earring |
‧學名: |
Archideneron
lucidum (Benth.)
I.Nielsen Archideneron lucidum Benth. Pithecellobium lucidum Benth. |
‧科名: | 豆科(Fabaceae)頷垂豆屬(Archideneron) |
‧別名: | 頷垂豆、頷毸豆、圍涎樹、烏雞骨、雞眉、番婆樹、番仔彎、番仔環,尿桶弓『陸川』,水腫木、火湯木、山木香(廣西),黑漢豆、三角豆,光金龜樹,亮葉猴耳環(廣州植物志),亮葉圍涎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鑑),雷公鑿(海南)、Zabatobato(排灣)。 |
‧原產地: | 中國南部,海南島,香港,琉球,馬來西亞和台灣。 |
‧分佈: | 台中、苗栗、南投、屏東、花蓮,低海拔山麓次生林內或開墾林地向陽山區。 |
‧用途: | 1. 庭植觀賞,果枝供花材。2. 木材用途:木材可作建材或供箱板及薪炭用。3. 藥用:枝葉入藥,可消腫袪濕。樹皮及果實有毒,入藥,性寒涼,外敷治燙傷,潰瘍,亦用治跌打、風濕等。性味:枝葉:微苦、辛、涼。效用:枝葉:有小毒。涼血解毒,消炎生肌,袪風消腫。治風濕痛,跌打損傷,燙傷,消腫止痛。 |
‧莖: | 高可達 10 公尺,胸徑 15~20 公分,樹皮灰褐色,小樹枝,嫩葉及花序都長有褐色柔毛。 |
‧葉: |
葉為二回羽狀複葉,羽片 2 對 ,長 15~20 公分,葉軸細長,每一羽片有 6~8 枚小葉,子葉對生或互生,長橢圓形,長 6~9 公分,寬 2.5 - 4 公分,先端漸尖或短尾狀,基部歪而略呈楔形,紙質,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略帶褐色;小葉柄短,長 0.3~0.4 公分,略有茸毛。 |
‧花: |
花白或淡黃色,多數,呈頭狀花序,徑約 2 公分,再由多數的頭狀花序排列成圓錐狀,花萼筒狀,先端淺 5 裂,花冠筒狀,長 0.3~0.4 公分,先端 5 裂,外面有毛茸,裂片舌形,毛緣,雄蕊多數,花絲挺出,基不聯生或筒狀,子房有柄,花柱與雄蕊同長。花期 4~6 月。 |
‧果實: | 莢果革質,長 15~20 公分,紅褐色,螺旋狀扭曲,成熟時開裂,內有種子數枚;種子卵圓形,徑約 2 公分,黑色而帶有白粉狀,常有臍帶與莢果相連。果有毒。 |
‧特性: |
常綠喬木,高可達 10 公尺,胸徑 15~20 公分,樹皮灰褐色。葉為二回羽狀複葉,羽片1~ 2 對 ,每一羽片有 6~8 枚小葉。子葉對生或互生,長橢圓形,長 6~9 公分,寬 2.5~4 公分。花白或淡黃色。多數,呈頭狀花序,直徑約 2 公分。莢果革質,長 15~20 公分,紅褐色,螺旋狀扭曲,成熟時開裂,內有種子數枚,開裂後種子有絲狀臍帶附著莢緣。喜陽光和通風與土壤肥沃環境。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010010
頷垂豆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毘盧寺步道旁(941026);花-東勢林場(96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