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馬蘭
英文名稱:Field Aster
學名:Aster indicus Linn.
              Kalimeris indica (L.) Schultz.-Bip.
              Kalimeris indica Linn. 

根狀莖有匍枝,有時具直根。莖直立,高30~70公分,上部有短毛,上部或從下部起有分枝。基部葉在花期枯萎;莖部葉倒披針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3~6稀達10公分,寬0.8~2稀達5公分,頂端鈍或尖,基部漸狹成具翅的長柄,邊緣從中部以上具有小尖頭的鈍或尖齒或有羽狀裂片,上部葉小,全緣,基部急狹無柄,全部葉稍薄質,兩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無毛,邊緣及下面沿脈有短粗毛,中脈在下面凸起。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並排列成疏繖房狀。總苞半球形,徑0.6~0.9公分,長0.4~0.5公分;總苞片2~3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倒披針形,長0.2公分,內層倒披針狀矩圓形,長達0.4公分,頂端鈍或稍尖,上部草質,有疏短毛,邊緣膜質,有緣毛。花托圓錐形。舌狀花1層,15~20個,管部長0.15~0.17公分;舌片淺紫色,長達1.0公分,寬0.15~0.2公分;管狀花長0.35公分,管部長0.15公分,被短密毛。瘦果倒卵狀矩圓形,極扁,長0.15~0.2公分,寬0.1公分,褐色,邊緣淺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長0.01~.08公分,弱而易脫落,不等長。花期5~9月,果期8~10月。

此種常被列於美洲的 Boltonia 屬中,但與該美洲的屬有區別,即瘦果沒有位於邊肋上端的特長的毛。此種的舌狀花的瘦果常有3個厚肋而呈三角形。
此種曾被誤稱為“雞兒腸”,後者是紫菀屬的一個種,不供食用。檢查 H. Migo, Jul. 23. 1940 模式標本,Aster yangtzensis Migo. 與本種相同,故作為本種的異名。
廣泛分佈於亞洲南部及東部。林奈的原始標本採自中國。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誌 第 74 卷 099 頁 PDF 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