鱧腸

鱧腸1.JPG
鱧腸
鱧腸7.JPG
鱧腸
鱧腸-花1.JPG
鱧腸-花

鱧腸-莖
鱧腸-花3.JPG
鱧腸-花
鱧腸-花4.JPG
鱧腸-花
鱧腸-花5.JPG
鱧腸-花
鱧腸-花6.JPG
鱧腸-花
鱧腸-花7.JPG
鱧腸-花
鱧腸-花8.JPG
鱧腸-花
鱧腸-莖1.JPG
鱧腸-莖
鱧腸-莖2.JPG
鱧腸-莖
鱧腸-葉1.JPG
鱧腸-葉
鱧腸-葉2.JPG
鱧腸-葉
鱧腸-葉3.JPG
鱧腸-葉
鱧腸-葉4.JPG
鱧腸-葉
鱧腸-實1.JPG
鱧腸-實
鱧腸-實2.JPG
鱧腸-實
鱧腸-實3.JPG
鱧腸-實
鱧腸-實4.JPG
鱧腸-實
鱧腸-實5.JPG
鱧腸-實

‧中文名稱:

鱧腸
‧英文名稱: Yerbadetajo,Eclipta, American False Daisy, Takasaburo

‧學名:

Eclipta prostrata Linn.
Eclipta alba
(L.) Hassk.
Verbesina prostrata
Linn.
Eclipta prostrata
(L.) Linn.

‧科名:

菊科(Compositae)鱧腸屬(Eclipta)

‧別名:

鱧腸(唐本草),旱蓮草、田烏仔草、蓮子草、墨菜、墨草、墨頭草、墨煙草、墨旱蓮、墨汁草、白旱蓮、豬牙草、猢猻頭、蓮草、白田烏草、田烏菜、田烏草、田烏仔草、烏田烏草、金陵草、白花草、白花蟛蜞菊
‧原產地:

泛布世界熱帶至溫帶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分佈: 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地及蘭嶼的平地、田畔、溝旁、山野等地。
‧用途: 1. 食用幼苗與嫩莖葉可炒食或煮湯,亦可醃漬泡菜。2. 藥用性味:全草:苦、鹹、涼。效用:全草:滋腎補肝,涼血止血,烏鬚髮,清熱解毒。治眩暈耳鳴,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全草入藥,具涼血收斂止血、滋健肝腎、清熱利水及消炎解毒的功效。有收斂、止血、排膿之效。治吐血、 血、腸出血、外傷出血、牙齒不固等。 治腎臟病水腫田烏草葉切碎,以苦茶油煎雞蛋服。若促進毛髮生長以鮮品全草搗汁塗抹,全水草煎服亦有烏黑之效。
‧莖: 草本,高 30~60 公分,莖柔弱,分枝多,半直立或匍匐,被毛,摸起來粗粗的,著生在泥土上的莖,還會再長出根來;體內乳汁墨色。

‧葉:

葉對生,幾無柄,葉片線狀矩圓形至長披針形,長 4~10 公分,寬 0.8~2 公分,基部楔形,先端鈍形或短尖形,全緣或疏鋸齒緣,兩面被白色粗毛。

‧花:

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具1~4 公分的長梗,花冠徑約 1 公分 ;總苞綠色,卵形至廣鐘形,苞片少數 2 列,被粗毛;花托扁平,周圍有線狀鱗片,多數為管狀花,少數為舌狀花;管狀花兩性,均發育,花冠白色,4 淺裂;雄蕊 4 枚;子房橢圓形而扁,花柱柱狀,柱頭 2 裂;舌狀花雌性,白色,發育或發育不良,子房依存。花果期全年
‧果實: 瘦果黃黑色,長橢圓形而扁,長約 0.3 公分,具瘤狀突起,無冠毛,可隨著水流飄游各地。

‧特性:

一年生草本,直立或匍匐性,高約 10~60 公分,葉對生,披針形,頭狀花白色,全身披著短短的剛毛。莖部分枝很多,摸起來粗粗的,著生在泥土上的莖,還會長出根來。如果把一段莖葉折斷,折斷的部位變得黑黑的,因此又稱為『墨菜』。一般而言,菊科植物的種子,多半長著冠毛,喜愛隨著風兒去旅行,但是鱧腸的黑色瘦果卻沒有冠毛,卻喜歡跟著水流飄游各地,再找個好地方落地生根。鱧腸於唐本草始著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鱧,烏魚也,其腸亦烏。此草柔莖,斷之有墨汁出,故名,俗呼墨菜是也。細實頗如蓮房狀,故得蓮名。」臺灣民間習稱田烏草、烏田烏,因此草習生田園而得「田」字,汁墨色而得「烏」字合其諸名。鱧腸自古民間即知以內服或外洗可有烏髮鬚的功效─邱年永-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5)鱧腸。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041010 鱧腸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5)-199鱧腸 P 231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編著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443鱧腸 p1222 國立編譯館 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75 卷 344 頁 PDF 鱧腸
https://baike.baidu.com/item/鱧腸/4170687  鱧腸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鱧腸 92年10月456

‧拍攝地點: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水溝邊、田邊(931017)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