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膽子 | |||||||||||||||||||||
|
‧中文名稱: |
鴉膽子 更多鴉膽子 |
‧英文名稱: | Java Brucea |
‧學名: |
Brucea
javanica (L.) Merr. Rhus javanica L. |
‧科名: | 苦木科(Simaroubaceae)鴉膽子屬(Brucea) |
‧別名: | 鴉膽子(本草拾遺),鴉蛋子(植物名實圖考),苦參子(本草綱目),老鴉膽(海南),苦榛子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之華南地區,印度,馬來群島,澳洲及台灣。 |
‧分佈: | 臺灣之鴉膽子多產於中南部之丘陵山麓,中部的八卦台地向陽處甚常見。 |
‧用途: | 1. 藥用:性味:果實:苦、寒;葉、根:苦、寒,有毒。效用:果實:清熱解毒,截瘧,止痢,腐蝕贅疣。治痢疾,瘧疾,贅疣,痔瘡,雞眼;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治癰腫疔瘡,毒蛇咬傷,濕疹;根:清熱,燥濕,殺蟲。治痢疾,瘧疾,泄瀉。鴉膽子的種子含有多種結構上類似苦木素(Quassin)之苦味成分及多種生物鹼,自古即入藥,主要用於治療痢疾、瘧疾及贅疣等,是著名中藥材。2.種仁除供藥用外,含油甚豐,可榨取供作燃料用。 |
‧莖: |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 3 公尺,樹皮有灰白斑點,全體具黃色短柔毛,具多數分枝。 |
‧葉: |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 35~55 公分;小葉 5~11 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5~6 公分,寬 2.5~3 公分,先端漸銳尖或銳尖,基部鈍或闊楔形而略歪,紙質,疏粗鋸齒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顏色淡黃綠色;中肋及側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葉柄長 3~5 公分,細長;小葉柄短,長 0.3~0.5 公分。 |
‧花: |
花小,多數,黃綠色,雜性,開放時徑 0.2~0.4 公分,呈頂生的圓錐花序排列;花萼小,深 4 齒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銳尖,外面具柔毛;花瓣 4 枚,線狀長橢圓形,長 0.3~0.5 公分,寬 0.2~0.4 公分,先端鈍;雄蕊 4 枚,與花瓣互生,子房球形,4 深裂;每裂片內含胚珠 1 枚;花柱 4 枚,離生。花期在 6~8 月。 |
‧果實: | 果實為 4 枚小核果,長卵形,長 0.6~0.8 公分,成熟時黑色。結果期在 8~10月。 |
‧特性: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及花序均被黃色柔毛。奇數羽狀複葉,有小葉 3~15 片,小葉對生,卵狀披針形,長 5~6 公分,粗鋸齒緣。圓錐花序腋生;花小,多數,黃綠色,雜性。核果長卵形,熟時黑色。藥用部位在果仁。鴉膽子之果殼和種子有毒。中毒症狀:噁心、嘔吐、全身無力、呼吸困難。急救用洗胃和注射維他命B1和C。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8002020
鴉膽子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正隆紙廠北側向陽邊坡(94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