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做:成就自己 也成就別人的事 大安溪地圖 灌溉區 一、灌溉 (一)水稻灌溉 (二)旱作灌溉
(一)事業區域-大安溪 大安溪流域北與頭前溪、後龍溪、南與大甲溪為鄰,東迄雪山山脈分水嶺,西臨台灣海峽。行政區域跨及苗栗縣、臺中市,苗栗縣部分有:泰安、卓蘭、大湖、三義、苑裡等5鄉鎮。臺中市部分有:和平、東勢、后里、外埔、大甲、大安等6區。流域形狀東西長、南北狹,形如茄狀,平均坡度1:63,上游1:21,中游1:55,下游1:90,流短坡陡為本省急流河川之一。 (二)事業區域-大甲溪 (三)事業區域-烏溪 植物資源
小時候,物資較為匱乏,看到住家附近的電火溪邊有一棵巴樂樹正在開花,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看看她結的果實,從青綠到有點泛白,終於等到果實成熟,隨即將她採下,果實甜美的滋味,至今記憶猶新! 植物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舉凡食、衣、住、行、育、樂都和植物有密切的關係,自從神農氏嚐百草開始,我們的祖先就更加會善用植物的資源。『食』物的來源主要是米、麵(麥)、蔬菜、果實,棉(花)、麻是優良的『衣』物來源,居『住』的建材和用具有一大部份都來自植物(茅草、木、蘆葦、棕櫚),木橋橋墩、鐵路枕木、獨木舟…等等讓『行』走更方便,森林教育園區、藥用植物教育園充分發揮植物『育』的功效,木(鋼琴)、竹(洞簫)製的樂器在我們生活中扮演重要的『樂』的角色。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讓大家對植物的藥用價值推到極高的境界。 『學習』是永遠不會退流行的課題,認識植物更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為多彩多姿,平時我們可以多閱讀植物有關的書籍來認識植物,現在更可以利用數位工具(相機、手機)、網路、植物辨識軟體來協助我們認識植物,當然我們也可以善用周邊可用的資源來認識植物─譬如請教身邊對植物較有研究的人。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棵樹你不注意她,走過她身邊100遍,這棵樹對你而言是無意義的事物,當你開始注意她時,你會發現她和你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就從現在開始,我們來認識植物,靜下來可以聆聽到花開的聲音。我們住的庭院、社區、社區公園、學校、后里毘廬寺、泰安如光山寺、泰安舊火車站、后里運動公園、台中科博館植物園、合歡山…,都有很多植物等待我們去認識,當你開始認識植物,你會發現這是一件很有趣、好玩又百玩不倦的遊戲,拈花惹草不但可以增長知識,怡情益智,也是很好的休閒活動。 從民國90年起我開始認識植物,並利用數位工具(數位相機、電腦、網路)將認識的植物以『小專題』的方式,每種植物以一頁的方式,將圖文以網頁的方式呈現,每篇『小專題』都將專家和網路的資源以圖文的方式彙整成一頁,供您瀏覽,目前已完成約3,150種植物的介紹,分享:瀏覽網址是:http://kplant.biodiv.tw 也可上網蒐尋『莊溪』兩字即可得到你要的網址。歡迎大家一起來認識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