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

全株

學名: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科屬: 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母語:Ratukusu高山(布農),Kinnusu南澳、溪頭,Rakanosu上坪後山(泰雅)

用途:赤痢,將葉揉爛混於水服用(布農)

胸痛,取葉之煎汁塗於患部

腹痛,以其根煎服之

喉嚨痛,取葉之煎汁塗之

瘧疾,取葉煎汁,以蒸氣燻全身,並以煎液洗滌全身

皮膚病,將根燒後,取流出汁液塗於患部

受傷,將嫩葉嚼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之

花較小,多數,長 0.2~0.25 公分,腋生,圓錐花序,花序長 5~8 公分,光滑,生於枝之頂部,黃綠色;花筒短,花被片 6-8 片,卵形,黃綠色,長 0.1~0.12 公分,外面光滑,內面有毛茸,先端鈍,雄蕊 12 枚,排成四輪,其中 3 枚位於最內側為不孕性,完全雄蕊 9 枚,花葯瓣裂狀,是雙子葉植物中少見的例子,第一、二輪花絲無腺體,花藥長橢圓形,長 0.05 公分,第三輪花絲有腺體,基部散生有柔毛,腺體卵形,近似無柄,退化雄蕊卵形,花絲短,略帶有絨毛;子房卵形,光滑,柱頭盤形。每年 2~4 月開花。

花

核果球形,徑約 0.6~0.9 公分,成熟時紫黑色,帶有光澤,基部托著杯形先端截斷狀的花被。

實

葉有長柄、互生、革質、闊卵圓形或橢圓形,葉柄細長,長 1.2~1.7 公分,光滑或略有毛茸,先端尖銳,葉微波狀緣,長 7~10 公分、寬 3~4 公分,葉脈為三出脈,脈腋具有凸線,搓揉有樟腦的辛香味。樟樹的葉子表面深綠色,背面粉白色,角質層相當發達,因此不但具有光澤,更具有耐熱和耐寒的能力。每年 2 月間換葉,新芽於 3 月開出,鮮綠美觀。

葉

命名由來: 樟樹因樹幹上紋路分明(章),章字旁加了木字,就叫樟樹。 「樟」字乃是因其樹有香味而來的,由於「獐」與「麝」是相近的動物,而樟樹的香味甚濃,所以取名為「樟」,與動物的「獐」是一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