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毛蕨

全株

學名:Blechnum orientale L.

科屬:烏毛蕨科(Blechnaceae)烏毛蕨屬(Blechnum)

母語:Giiri,Geri(太魯閣)

Karungire屈尺,Tata-ru上坪後山,Giire大嵙崁前山, Iyogere大嵙崁前山,Giri大嵙崁前山,Hoaigiri(泰雅)

Torigogo傀儡(排灣)

Raa-san合,Asoi合,Ma-taazo南庄(賽夏)

用途:受傷,將新芽打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之(太魯閣、泰雅、賽夏);如未打傷充血時,可將新芽浸於熱開水後磨擦患部(太魯閣);將根打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之(泰雅、賽夏)

腫瘍,將新芽打碎後,取其汁塗於患部(泰雅);將新芽與火炭母草、台灣如意草共同搗碎後敷於患部(排灣);取新芽搗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之(泰雅、賽夏)

頭痛,以新芽煎服之(賽夏)

腹痛,以新芽煎服之(賽夏)

孢膜囊群沿羽軸生長,長線形,具囊群蓋,開口朝向羽軸。

孢子孢子

一回羽狀複葉,叢生;葉柄長 30~60 公分,堅硬,上有縱溝,溝兩側有瘤狀氣囊體疏生,幼時柄有鱗片,上有小耳片;葉片可達 150 公分,闊披針形,革質,表面光滑,羽片長 10~40 公分,寬 1~2 公分,線狀披針形,最下羽片縮小成耳片,中部羽片無柄,長15~30 公分,寬 1~2 公分,線狀披針形,基部圓或楔形,全緣,葉脈游離,單一或一次分歧,小脈平形射出。

葉

 

其他:多年生蕨類;莖短而直立,被線狀披針形之黑色鱗片;植株高可達 1 公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