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全株

學名: Artemisia indica Willd.

科屬: 菊科(Asteraceae) 艾屬(Artemisia)

母語:Kansihabu高山,Rokou巒(布農)

Sinkabu,Rakusu傀儡,Syatupa恆春上,Teyateo太麻里(排灣)

用途:頭痛,將葉揉後貼於患部(布農、排灣);將葉與生薑共同捶碎後用布包之紮於頭部(排灣)

眼病,取葉之煎汁洗眼(排灣)

頭狀花序卵形、長卵形或寬卵形,多數,直徑 0.2~0.25 公分,具短梗及小苞葉,直立,花後斜展或下垂,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或複總狀花序,而在莖上再組成開展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 3~4 層,外層總苞片略小,背面初時微被灰白色絨毛,後漸脫落無毛,有綠色中肋,邊緣膜質,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長卵形,背面近無毛,邊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 4~8 朵,花冠狹管狀,檐部紫紅色,具 2~3 裂齒,外面具小腺點,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 2 叉,叉端尖;兩性花 8~12 朵,花冠管狀,外面具小腺點,檐部紫色;花藥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略比花冠長,先端 2 叉,花後反捲,叉端扁,扇形,並有睫毛。花期 7~10月。

瘦果長橢圓形,無冠毛。果期 8~10 月。

實

葉上面初時被灰白色或淡灰黃色絨毛,後漸稀疏或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分裂或近於大頭羽狀深裂;通常第一回全裂或深裂,每側裂片 3~4 枚,裂片橢圓形,上半部裂片大,基部裂片漸小;第二回為深或淺裂齒或為粗鋸齒,或基生葉不分裂,有時中軸有狹翅,具短葉柄,花期葉均萎謝;中部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長 5~8 公分,寬 3~5 公分,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為大頭羽狀深裂,每側裂片 3~4 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 1~2 公分,寬 0.3~0.5 公分,不再分裂或有 1~2 枚深或淺裂齒,邊不反捲或微反捲,近無柄,具小型假托葉;上部葉羽狀全裂,每側裂片 2~3 枚;苞片葉 3 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葉

其他:莖葉均有特殊香氣。辨認艾草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艾草葉子的兩面顏色明顯不同,還有就是它特殊的「香」味。臺灣俗語說:「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榕枝與艾草都是傳統袚鬼驅邪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