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骨丹

駁骨丹

學名: Buddleia asiatica Lour.

科屬: 馬錢科 (Loganiaceae)揚波屬(Buddleja)

母語:Tatupasunobai大嵙崁前山(泰雅),Pagaro(Paiwan)(排灣)

用途:受傷,將芽打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之(泰雅)

生產,將葉煮熟後,貼於腹部藉以溫熱之(排灣)

生產,產後,取葉一把,水五升煎之,以其汁洗滌患部(排灣)

 

花小,多數,白色,開放時徑 0.3~0.4 公分,呈穗狀花序排列;花序頂生或腋生,然後由多數穗狀花序組合呈一大形的圓錐花序;花序長 6~12 公分,具毛茸;小苞片線形,較長;花萼 4 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 0.1~0.2 公分,先端銳尖;花冠筒狀,長 0.2~0.3 公分,先端淺 4 裂;裂片甚小,先端圓形;雄蕊 4 枚,著生於花冠筒上;無花絲;子房長卵形,光滑無毛,2 室,每室胚珠多數。

花

果實為蒴果,卵形,長 0.4 公分,有殘存的花萼與花冠,成熟時胞間開裂;種子多數,微小,有翅。

葉為單葉,對生,披針形,長 7~12 公分,寬 1.5~3 公分,先端長漸尖,基部銳或漸狹,紙質,全緣或疏鋸齒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粉白色或帶褐色;中肋及側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 5~10 對,略不明顯;葉柄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

葉

特徵: 常綠直立灌木,小側枝四稜形,全株密被灰白色或淡黃色短絨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