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氏草 | |||||||||||||||||||||
|
‧中文名稱: | 俄氏草 更多俄氏草 |
‧英文名稱: | Oidham Titanotrichum |
‧學 名: | Titanotrichum
oldhamii (Hemsl.) Solereder Rehmannia oldhamii Hemsl. Titanotrichum oldhami (Hemsl.) Solereder |
‧科 名: |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俄氏草屬(Titanotrichum) |
‧別 名: | 俄氏草(譯名),台閩苣苔,台地黃,拉貍甲(福建),土毛地黃,魚鱗甲,拉貍連,龍鱗草 |
‧原產地: | 台灣固有植物,中國大陸產於福建省(南靖、德化、南平);生於山谷陰處,海拔約 700 公尺。在日本琉球群島也有分佈。 |
‧分布: | 散見台灣低至中海拔潮濕岩石上及小山溝旁的山谷溪邊,山坡陰濕陰涼的石壁上,常成片生長。花蓮太魯閣砂卡礑步道岩壁。 |
‧用 途: | 1.觀賞用:花朵中型,可開發為觀賞花卉。2.藥用:性味:全草:苦、微溫。效用:全草:活血通瘀,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小便淋瀝澀痛,癰腫瘡癤,肺癆,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 |
‧莖: | 多年生草本。莖高 20~45 公分,粗 0.2~0.5 公分,有 4 條縱稜,下部疏被短柔毛,上部密被開展的褐色短柔毛。 |
‧葉: | 葉對生,同一對葉不等大,有時互生,具柄;葉片草質或紙質,長橢圓形、狹橢圓形、橢圓形或狹卵形,長 4.5~24 公分,寬 2.8~10 公分,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牙齒和小牙齒,兩面疏被短柔毛,側脈每側約 7 條;葉柄長 0.3~5.8 公分,被短柔毛。 |
‧花: | 能育花的花序總狀,頂生,長 10~15 公分,軸和花梗均被褐色開展短柔毛;苞片披針形,長 0.4~1 公分;花梗長 0.2~1.0 公分;小苞片生花梗基部,線形或狹披針形,長 0.2~0.4 公分,被短柔毛;不育花的花序似穗狀花序,長約 26 公分。花萼 5 裂達基部,宿存,裂片披針形,長 0.7~0.9 公分,寬 0.2 公分,頂端漸狹,兩面均被短柔毛,有 3 條脈。花冠黃色,裂片有紫斑,長約 3 公分,無毛;筒部筒狀漏斗形,長 2.6 公分,口部直徑約 0.9 公分;上唇長約 0.45 公分,2 深裂,下唇長約 0.6 公分,3 裂,裂片近圓形。雄蕊無毛,花絲著生於花冠基部,長 2.2~2.7 公分,花藥扁圓形,寬 0.11 公分;退化雄蕊長約 0.05 公分,無毛。雌蕊長約 2 公分,子房卵球形,長約 0.3 公分,密被貼伏短柔毛,花柱無毛,下柱頭長約 0.12 公分。花期 7~12 月。 |
‧果: | 蒴果褐色,卵球形,長約 0.8 公分,徑約 0.55 公分,疏被短柔毛。種子褐色,長約 0.09 公分。果期 10~1 月。 |
‧特徵: | 多年生草本,株高 20~50 公分,莖圓柱形或具 4 稜,全株被褐色毛,莖下部漸脫毛,上部帶紫色。葉對生,近對生或互生;通常具一大葉及一小葉;小葉約為大葉之 1/2 長,具葉柄,柄長 0.5~4 公分;大葉片長 12~20 公分,寬 6~8 公分,橢圓形,稍呈鐮刀狀,葉基歪形,葉尖漸尖形,葉緣上半部呈齒狀,下半部近全緣,粗糙;莖上葉偶近無柄;兩面被短柔毛,上面深綠色,背面較淡。總狀花序,頂生,苞片狹卵形,長 0.8~1.8 公分,小苞片鑽形,長 0.2~0.4 公分,花梗長約 1.5 公分,花側生,下垂,花萼鐘形,密生短毛,5 深裂,裂片披針形;花冠鮮黃色,筒狀,下部漸狹,長 3~3.5 公分,疏生短柔毛,2 唇裂,上唇 2 裂,下唇 3 裂,裂片具暗紫色斑;能育雄蕊 2 對,花絲絲狀,著生花冠筒基部,花藥合生,退化雄蕊 1 枚;花盤環裂,子房卵形,長約 0.4 公分,被腺毛,花柱長約 2.5 公分,無毛,柱頭徧(ㄅ一ㄢˋ)突 2 裂。蒴果褐色,卵球形,長約 0.8 公分,徑約 0.55 公分,疏被短柔毛。種子褐色,長約 0.09 公分。花期 7~12 月,果期 10~1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29018010
俄氏草 |
‧拍攝地點: | 花蓮太魯閣砂卡礑步道旁(106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