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葉瘤足蕨

倒葉瘤足蕨02.JPG
倒葉瘤足蕨02
倒葉瘤足蕨20.JPG
倒葉瘤足蕨20
倒葉瘤足蕨28.JPG
倒葉瘤足蕨28
倒葉瘤足蕨-幼葉10.JPG
倒葉瘤足蕨-幼葉10
倒葉瘤足蕨-幼葉14.JPG
倒葉瘤足蕨-幼葉14
倒葉瘤足蕨-幼葉16.JPG
倒葉瘤足蕨-幼葉16
倒葉瘤足蕨-幼葉17.JPG
倒葉瘤足蕨-幼葉17
倒葉瘤足蕨-葉04.JPG
倒葉瘤足蕨-葉04
倒葉瘤足蕨-葉07.JPG
倒葉瘤足蕨-葉07
倒葉瘤足蕨-葉08.JPG
倒葉瘤足蕨-葉08
倒葉瘤足蕨-葉柄-橫2.JPG
倒葉瘤足蕨-葉柄-橫2
倒葉瘤足蕨-葉柄1.JPG
倒葉瘤足蕨-葉柄1
倒葉瘤足蕨-葉柄3.JPG
倒葉瘤足蕨-葉柄3
倒葉瘤足蕨-葉柄6.JPG
倒葉瘤足蕨-葉柄6
倒葉瘤足蕨-葉背01.JPG
倒葉瘤足蕨-葉背01
倒葉瘤足蕨-葉11.JPG
倒葉瘤足蕨-葉11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01.JPG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01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02.JPG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02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07.JPG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07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08.JPG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08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10.JPG
倒葉瘤足蕨-孢子葉10

中文名稱:

倒葉瘤足蕨                               更多倒葉瘤足蕨

英文名稱:

Dunn's Plagiogyria 

學 名:

Plagiogyria dunnii Copel.
Plagiogyria falcata auct. non Copel.: Ogata

科 名:

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瘤足蕨屬(Plagiogyria)

別 稱:

倒葉瘤足蕨(中國植物分類學報),台灣山蘇鐵

原 產 地:

產於中國大陸的福建(延平縣山地)、廣東(從化縣三角山)、廣西(平南縣,瑤山)、浙江(寧波,天洞山)、安徽(祁門)、貴州(平番)及臺灣中海拔山區。

分 布:

台灣生長在中海拔 1,500~2,500 公尺闊葉林下遮蔭且富腐植質處。

用 途:

地被植物。

莖:

根狀莖短粗,彎生。

葉:

葉多數簇生。不育葉的柄長 14~16 公分,銳三角形,草質,棕綠色,寬約 0.2 公分;葉片長 35~45 公分,寬 9~10 公分,長披針形,漸尖頭,下部漸變狹,羽狀深裂幾達葉軸;羽片約 50~55 對,平展,接近,互生,相距約 1 公分,缺刻狹而略向上彎,中部的長 5 公分,寬 0.5~0.7 公分,狹披針形,微向上彎,漸尖頭,基部不對稱,下側略圓,上側闊而上延,或以狹翅沿葉軸匯合,基部數對稍縮短,並強度斜向下,邊緣下部全緣。向上略有低鈍鋸齒,先端有粗鋸齒。葉脈斜出,由基部以上分叉,小脈纖細而明顯,直達葉邊,頂端微向一上彎。葉為草質,乾後綠色,光滑,葉軸下面為尖三角形。能育葉較高,柄長 30~35 公分;羽片線形,長 3~4 公分,無柄。

花:

 

果 實:

孢子葉長 50~70 公分,柄長 28~45 公分,羽片長 3~5 公分,窄線形,具柄,羽片具由葉緣反捲之假孢膜,成熟後會扭曲。

特 性:

莖短直立。瘤足蕨科植物的孢子葉直立於中央,營養葉圍拱於旁,狀似噴泉;倒葉瘤足蕨的葉一回羽狀深裂,營養葉長 30~70 公分,寬 8~16 公分,葉背和葉表面同色;葉柄長 8~23 公分,橫切面呈三角形;葉片頂端羽裂、漸縮,基部裂片朝向根部反折,裂片鋸齒緣。孢子葉長 50~70 公分,柄長 28~45 公分,羽片長 3~5 公分,窄線形,具柄,羽片具由葉緣反捲之假孢膜,成熟後會扭曲。瘤足蕨屬是唯一全株植物均不具鱗片和毛的蕨類植物,葉柄基部膨大,所以橫切面看起來是三角形的,且葉柄基部膨大的地方具有瘤狀的通氣組織,也就是它中文名稱的由來。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112001010 倒葉瘤足蕨
郭城孟 等著 蕨影-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蕨類植物解說手冊
倒葉瘤足蕨 62頁 林務局
郭城孟 蕨類圖鑑
倒葉瘤足蕨 117頁  遠流台灣館 編 2005年11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113倒葉瘤足蕨 p57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2 卷 104 頁 PDF
倒葉瘤足蕨
https://baike.baidu.com/item/倒葉瘤足蕨 倒葉瘤足蕨

拍攝地點: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1020214)。鳶嘴山登山步道旁(1030203)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