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吐金菊 | |||||||||||||||||||||
|
‧中文名稱: | 假吐金菊 假吐金菊-花-實 |
‧英文名稱: | Camomileleaf Soliva,Dwarf jo-jo,Hairy jo-jo |
‧學 名: | Soliva anthemifolia (Juss.) R. Br. ex Less. Soliva anthemifolia (Juss. ) R. Br. 裸柱菊 Soliva anthemifolia R. Br. Gymnostyles anthemifolia Juss. |
‧科 名: | 菊科 (Compositae)假吐金菊屬(Soliva) |
‧別 名: | 假吐金菊,裸柱菊(廣州植物誌),座地菊,山芫荽、鵝仔菜、芫荽草 |
‧原產地: | 南美洲。 |
‧分布: | 散布台灣全島平野、田園、路旁,為本島田間冬季常見的雜草。 |
‧用 途: | 1.食用:幼苗及嫩莖葉可食用,將食用部洗淨,如香菜般料理,或置於冷盤內,或當調味 料用,如一般蔬菜之料理法,炒牛肉、羊肉或豬肉絲,或與魚片共炒,味道甚佳 ,全省平野庭園、路旁、荒廢地間均可見。採集時間,冬季至春季間,尤以初 春時節最佳。食用部:全草。將全草以油炸或開水泡後煮食或調食。用水燙後,具似牛蒡之氣味,冷卻後則無味而軟。2.藥用:性味:全草:辛、溫,有小毒。效用:全草:化氣散結,消腫解毒,解熱,有鎮痙功效,主治頭痛、痢疾、水腫、癰瘡。治瘰癧,風毒流柱,痔瘡發炎。 |
‧莖 : | 匍匐莖,平鋪在地上或斜向上,呈圓形的散開狀,莖綠色,多分枝,全株散生;根茸毛狀長於花序之下,形狀細小。 |
‧葉 : | 根生葉 2~3 回羽狀複葉,各裂葉呈線形,互生,長約 5~15 公分,黃綠色,不規則的1或2回羽裂,裂片先端銳尖,基部截形,兩面被白色長柔毛。 |
‧花 : | 黃綠色扁球形頭狀花著生在短莖上,簇生枝腋,幾乎平貼地面。總苞片綠色,半球形,雌雄同株,頭花直徑 0.5~0.8 公分,單一或數個簇生於莖節上,無花柄,花不明顯,花期為 2~4 月。 |
‧果 實: | 瘦果,褐色,有翅狀苞片包覆著,苞片上有芒長 0.2 公分。著生於叢生的葉腋下。 |
‧特 性: | 一年生小草本,莖葉綠色,斜倚狀,平舖地上,多分枝,具走莖。高不超過 10 公分,一莖生有 3~4 葉,狀如小號胡蘿蔔葉,長約 6~7 公分,二回羽狀,有深裂,裂片呈線形。頭花著生於短莖上,簇生莖腋,無柄,扁球刑,色黃绿,總苞片綠色。瘦果褐色。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093010 假吐金菊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冬春季的田埂邊(93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