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酸漿

假酸漿00.JPG
假酸漿00
假酸漿01.JPG
假酸漿01
假酸漿03.JPG
假酸漿03
假酸漿10.JPG
假酸漿10
假酸漿-葉序00.JPG
假酸漿-葉序00
假酸漿-葉01.jpg
假酸漿-葉01
假酸漿-葉02.jpg
假酸漿-葉02
假酸漿-花序01.JPG
假酸漿-花序01
假酸漿-花序02.JPG
假酸漿-花序02
假酸漿-花00.JPG
假酸漿-花00
假酸漿-花01.JPG
假酸漿-花01
假酸漿-葉正00.jpg
假酸漿-葉正00
假酸漿-葉背00.JPG
假酸漿-葉背00
假酸漿-葉背02.jpg
假酸漿-葉背02
假酸漿-花02.JPG
假酸漿-花02
假酸漿-花萼00.JPG
假酸漿-花萼00
假酸漿-花萼01.JPG
假酸漿-花萼01
假酸漿-花萼02.JPG
假酸漿-花萼02
假酸漿-花萼03.JPG
假酸漿-花萼03
假酸漿-花萼04.JPG
假酸漿-花萼04
假酸漿-花萼05.JPG
假酸漿-花萼05

中文名稱:

酸漿                                             更多酸漿

‧英文名稱:

Khasya Trichodesma

學名:

Trichodesma calycosum Collett & Hemsl.
Trichodesma khasianum Clarke

科名:

紫草科(Boraginaceae)碧果草屬(Trichodesma)

別名:

假酸漿碧果草、酸醬、毛束草(中國高等植物圖)

‧原產地

印度錫金、泰國、寮國、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貴州等地。
分佈: 台灣生於中南部低海拔山坡林緣、樹叢、路旁及平野地區

用途:

1.園藝用途:其燈籠狀的宿存花萼,如星型,乾燥後如同天然乾燥花,久藏不凋,為坊間常用的插花花材,是插花高級花材。2.重要的民俗植物:原住民採假酸漿嫩葉生食或煮食,有時也可包裹食物,是一種日常的食用野菜。魯凱族、排灣族等原住民所常食用的粽子,稱為 “Abai” (魯凱族) 或 “Lavilu” (排灣族),包裹的食料主要為小米和豬肉,和一般肉粽不同的是,食料先用假酸漿包好,外頭再以月桃葉子包裹,粽子煮熟後,黏附在小米上,此即為假酸漿,食用時連假酸漿葉一起吃,有助於消化。
莖: 亞灌木,高可達 2 公尺,全株密被短毛。

葉為單葉,對生或近乎對生,具葉柄,柄長 0.5~2 公分;葉片長 9~24 公分,寬 5~15 公分,橢圓形,葉基銳尖形,葉尖銳尖形,葉緣為全緣,上表面粗糙。

花:

花序為圓錐花序,具長花序軸,頂生;苞片披針形,先端銳尖;花萼深五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形,外被絨毛,果後明顯膨大;萼片花時長 1~1.5 公分,果時長可至 2 公分;花冠闊圓筒形,深五裂,裂片闊圓形,先端細長而銳尖,反捲,白色至粉紅色或粉紫色,通常具鱗片;雄蕊 5 枚,著生於花冠筒下部;花藥細長,具長且扭曲之尾芒;子房四室;花柱頂生,絲狀,甚長;柱頭球形。花期 11~3 月。
實: 果實為小堅果,球形,長 0.5~0.7 公分,背面有粗鋸齒狀,腹面有脊,熟時呈碧紫色,裂成 4 小堅果,包於花後增大之宿存之萼內。果期 12~4 月。

特性:

多年生亞灌木,高可達 2 公尺,全株密被短毛。葉為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 0.5~2 公分;葉片長 9~24 公分,寬 5~15 公分,橢圓形,葉基銳尖形,葉尖銳尖形,葉緣為全緣,上表面粗糙。花序為圓錐花序,具長花序軸,頂生;苞片披針形,先端銳尖;花萼深五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形,外被絨毛;花冠闊圓筒形,深五裂,裂片闊圓形,先端細長而銳尖,反捲,白色至粉紅色或粉紫色,通常具鱗片;雄蕊 5 枚,著生於花冠筒下部;花藥細長;花柱絲狀;柱頭球形。果實為小堅果,球形,熟時呈碧紫色,包於花後增大之宿存之萼內。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20013020 酸漿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729酸漿 p1360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64(2) 卷 209 頁
 PDF 毛束草
https://baike.baidu.com/item/毛束草/7443053 毛束草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毛束草 毛束草

拍攝地點

臺東縣海端鄉南迴公路旁201K附近(1010416);南投縣信義鄉風櫃斗(1020109)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