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冷飯藤
更多冷飯藤 |
‧英文名稱: |
Bearing
Runners Tournefortia |
‧學
名: |
Tournefortia
sarmentosa
Lam. |
‧科
名: |
紫草科(Boraginaceae)紫丹屬(Tournefortia) |
‧別
名: |
冷飯藤、倒爬麒麟、倒拋麒麟、倒攀麒麟、倒趴麒麟、紫藤丹、清飯藤、台灣紫丹,拍拍藤(台灣)、蛇藤、疽草、黑藤、黑靴藤 |
‧原產地: |
分佈於台灣,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及澳大利亞東北部。 |
‧分布: |
生長在臺灣南部海岸或平地原野地帶,偶而可見。 |
‧用
途: |
1.
海岸綠化景觀植物植物。2.藥用:性味:莖葉:苦、辛、溫。效用莖葉:
活血,袪風,解毒,消腫。治筋骨酸痛,潰瘍,創傷出血,心臟無力,氣虛頭痛,白濁,白帶;根外用治潰瘍。 |
‧莖: |
藤本狀亞灌木,莖伸長,長可達
10
公尺,具多數分枝;小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圓柱形,有毛絨,尤以幼時為然。 |
‧葉: |
葉為單葉互生,長橢圓形、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7~12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漸尖或短銳尖,基部略呈心形或鈍,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光滑無毛或散生毛茸,背面密生毛茸;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
5~8 條,細脈略明顯;葉柄長 0.5~1.2 公分,光滑無毛。 |
‧花: |
花多數,小型,白色或淡綠色,開放時徑
0.3~0.4
公分,但僅少數花朵同時開放;呈頂生叉狀盤旋狀的穗狀花序;花序長
5~8 公分,光滑無毛茸;花柄無;花萼長 0.2~0.4
公分,密生毛茸;花冠長 0.5~0.8 公分,冠筒細長,長
0.4~0.6 公分,先端裂片 5 枚;裂片擴張。 |
‧果: |
果實為核果,無梗,初綠熟白色,近似球形,徑
0.4~0.5 公分,光滑無毛茸,成熟後分裂為 4
枚心皮狀分核,每一分核有種子 1
枚。花果期秋、冬間。 |
‧特徵: |
攀援灌木。果實成熟時白色如飯粒,故俗云清飯藤、冷飯藤。葉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通常有細密的疣狀突起,長
7~12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或圓,上面被具基盤的硬毛或糙伏毛,下面被開展短毛或近無毛;葉柄長約
1
公分。聚繖花序生多葉的枝頂,稀疏分枝,分枝細弱,多花,花序長
5~8 公分;花萼無梗,長 0.1~0.2
公分,被糙伏毛,具披針狀卵形或披針形的裂片;花冠白色或淺綠色,長
0.3~0.4 公分,喉部直徑約 0.25
公分,外面被稀疏糙伏毛,裂片圓形,直徑約 0.15
公分;花藥無柄,長不及 0.1 公分,著生花冠筒基部以上
0.1
公分處;子房無毛或先端有稀疏短毛,與柱頭間有明顯的短花柱,柱頭為不規則圓球形或近圓柱形,直徑約為花柱的
2 倍,最初在先端不明顯 2 裂。核果白色,直徑約 0.5
公分,成熟時分裂為 4 個具單種子的分核。花果期秋、冬間。大本山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 Trautv. var. hancei
(Planch.) Rehder)、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L.
)、禹餘糧(Smilax
glabra
Roxb.)、五味子科的松田氏五味子(Kadsura
matsudae
Hayata)亦稱冷飯藤,是不同之植物。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20012010
冷飯藤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六卷 1.冷飯藤 p595
邱年永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 162 紫藤丹
p184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728冷飯藤p1364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64(2) 卷 031 頁 PDF
台灣紫丹 https://baike.baidu.com/item/台灣紫丹
台灣紫丹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紫藤丹 385頁 92年10月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后里區仁里里民家前(1061117-1070525-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