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蓼 | |||||||||||||||||||||
|
‧中文名稱: | 刺蓼 |
‧英文名稱: | Forest Fleece Flower |
‧學 名: | 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 Sav. Chylocalyx senticosus Meissn. Persicaria senticosa (Meisn.) H. Gross ex Nakai Polygonum babingtonii Hance Polygonum senticosum var. formosanum Ohwi Polygonum typhoniifolium Hance Truellum japonicum Houtt. |
‧科 名: | 蓼科(Polygonaceae)蓼屬(Polygonum) |
‧別 名: | 刺蓼(中國北部植物圖志),三角鹽酸、水犁壁草(臺灣),廊茵(植物學大辭典)、紅火老鴉酸草、蛇不鑽、貓兒刺(江西),南蛇草(甘肅) |
‧原產地: | 分布於東亞溫帶及暖帶地區,中國大陸產於東北、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生山坡、山谷及林下,海拔120~1,500公尺。臺灣、日本、朝鮮也有生產。 |
‧分布: | 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山區,林緣、路邊潮濕處常見,宜蘭、台中、南投、嘉義、台東,海拔 1,000~2,500 公尺的山區。 |
‧用 途: | 1.食用:採幼苗及嫩莖葉洗淨以開水滾燙後可食用,因為略帶酸味,再行炒食或煮食,不習慣者避免吃太多,原住民有利用食鹽浸泡醃漬成小菜後食用者。可當救荒蔬菜。2.藥用:全草:辛、平。效用:全草:解毒消腫,利濕止癢,散瘀消腫。治蛇頭瘡,頑固性癰癤,跌傷,濕疹癢痛,毒蛇咬傷,黃水瘡,帶狀皰疹,跌打損傷,內痔外痔。若在森林中被蚊蟲叮咬,可用它的葉片擣爛,塗於發癢處以止癢,幾乎原住民各族均有類似的使用方式。 |
‧莖: | 莖攀援,長 1~1.5 公尺,多分枝,被短柔毛,四稜形,沿棱具倒生皮刺。 |
‧葉: | 葉片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長 4~8 公分,寬 2~7 公分,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戟形,兩面被短柔毛,下面沿葉脈具稀疏的倒生皮刺,邊緣具緣毛;葉柄粗壯,長 2~7 公分,具倒生皮刺;托葉鞘筒狀,邊緣具葉狀翅,翅腎圓形,草質,綠色,具短緣毛。 |
‧花: | 花序頭狀,頂生或腋生,花序梗分枝,密被短腺毛;苞片長卵形,淡綠色,邊緣膜質,具短緣毛,每苞內具花 2~3 朵;花梗粗壯,比苞片短;花被 5 深裂,淡紅色,花被片橢圓形,長 0.3~0.4 公分;雄蕊 8, 成 2 輪,比花被短;花柱 3,中下部合生;柱頭頭狀。花期 6~7 月。 |
‧果: | 瘦果近球形,微具 3 稜,黑褐色,無光澤,長 0.25~0.3 公分,包於宿存花被內。果期 7~9 月。 |
‧特徵: | 刺蓼為一年生草本,莖攀援,長 1~1.5 公尺,幼莖及花軸上被細毛莖攀援,長 1~1.5 公尺,多分枝,莖略四角形,多分枝,粉紅色,具倒刺。單葉,互生,具長柄,柄長 2~7 公分,被倒刺;葉片長 2~8 公分,寬 2~7 公分,三角形或長橢圓狀三角形,葉基略呈箭形,葉尖漸尖形,膜質,綠色帶淡紅色;拖葉鞘徑約 1 公分,葉狀,腎形或近心形,抱莖。花序為頭狀花序至穗狀花序,頂生,花數朵,花穗具長花軸;花梗具腺毛;花被深 5 裂,長約 0.3 公分,裂片橢圓形。果實為堅果,徑約 0.3 公分,三角形,暗棕色。花期 2~10 月。在蓼科植物中,戟葉蓼、扛板歸和刺蓼莖上都有向下長的逆刺,前兩者的托葉鞘更是特別地擴展成葉狀,葉柄基部的托葉會變成膜質的鞘包住莖部。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17005340
刺蓼 |
‧拍攝地點: | 嘉義縣奮起湖(100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