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羽裂鳳尾蕨 | |||||||||||||||||||||
|
‧中文名稱: |
半邊羽裂鳳尾蕨 | |
‧英文名稱: |
Semi-pinnated Brake | |
‧學名: |
Pteris semipinnata Linn. |
|
‧科名: |
鳳尾蕨科(Pteridaceae)鳳尾蕨屬(Pteris) |
|
‧別名: | 半邊羽裂鳳尾蕨,粗蕨草、金釵鳳尾蕨、半邊旗、單邊旗、半邊蕨、甘草鳳尾蕨、大甘草蕨 |
|
‧分佈: |
全省各地平野、林下、溪邊陰溼地皆容易採集到 | |
‧用途: | 1. 園藝用:外形頗富美感,有人將它栽培成觀賞植物。2. 藥用:性味:全草:苦、微辛、涼。效用:全草: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痢疾,牙痛,痔瘡,瘡傷出血,蛇傷。有止血、生肌、解毒、消腫之效。主治跌打損傷、目赤腫痛、疔瘡、外傷出血。全草煎服可清涼解熱,是有名的青草茶。 | |
‧莖: | 地上生,根莖橫臥,被膜質鱗片,鱗片披針形,黃褐色,全緣,先端尖銳。 | |
‧葉: | 一回羽狀複葉,叢生,葉柄長 20~60 公分亮黑紫色,有凹溝,光滑;葉片長 20~50 公分,寬 20~40 公分,長橢圓形至披針形,羽狀深裂成單羽片,先端狹長,表面光華,有 5~8 對羽片;長 10~25 公分,寬 2~5 公分,基部有短葉柄,上側具單狹刺,披針形,下側羽狀深裂,末端狹長;支脈兩歧,上部單歧;下部羽片 2 裂,裂片長 2~4 公分,寬 0.5~1 公分,支脈往往三歧;中肋上下表面隆起,營養葉先端及葉緣呈鋸齒緣。 | |
‧花: |
||
‧果實: | 孢子囊堆線形,著生在小羽片邊緣;孢膜全緣,硬膜質。 | |
‧特性: |
半邊羽裂鳳尾蕨是鳳尾蕨科的家族成員。二回羽狀複葉,在第二回羽狀葉的特徵,只有半邊的羽葉,靠近羽葉尾端部份只有一回羽狀葉,嚴格說來,只有一回半的羽狀複葉。根莖短,呈深綠色,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植株高 35~80(120)公分。根狀莖長而橫走,粗 1~1.5 公分,先端及葉柄基部被;褐色鱗片。葉簇生,近一型;葉柄長15~55公分,粗0.15~0.3公分,連同葉軸均為栗紅有光澤,光滑;葉片長圓披針形,長 15~40(60)公分,寬 6~15(18)公分,二回半邊深裂;頂生羽片闊披針形至長三角形,長 10~18 公分,基部寬 3~10 公分,先端尾狀,篦齒狀,深羽裂幾達葉軸,裂片 6~12 對,對生,開展,間隔寬 0.3~0.5 公分,鐮刀狀闊披針形,長 0.25~0.5 公分,向上漸短,寬 0.6~1.0 公分,先端短漸尖,基部下側呈倒三角形的闊翅沿葉軸下延達下一對裂片;側生羽片 4~7 對,對生或近對生,開展,下部的有短柄,向上無柄,半三角形而略呈鐮刀狀,長 5~10(18)公分,基部寬 4~7 公分,先端長尾頭,基部偏斜,兩側極不對稱,上側僅有一條闊翅,寬 0.3~0.6 公分,不分裂或很少在基部有一片或少數短裂片,下側篦齒狀深羽裂幾達羽軸,裂片 3~6 片或較多,鐮刀狀披針形,基部一片最長,1.5~4(8.5)公分,寬 0.3~0.6(1.1)公分,向上的逐漸變短,先端短尖或鈍,基部下側下延,不育裂片的葉:有尖鋸齒,能育裂片僅頂端有一尖刺或具 2~3 個尖鋸齒。羽軸下面隆起,下部栗色,向上禾稈色,上面有縱溝,縱溝兩旁有齧蝕狀的淺灰色狹翅狀的邊。側脈明顯,斜上,二叉或回二叉,小脈通常伸達鋸齒的基部。葉乾後草質,灰綠色,無毛。 |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119006220 半邊羽裂鳳尾蕨 |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毘盧寺步道旁(941008-105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