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台灣常春藤 更多台灣常春藤 |
‧英文名稱: | Taiwan Ivy |
‧學名: |
Hedera
rhombea
(Miq.) Bean var. formosana
(Nakai) H. L. Li Hedera rhombea (Miq.) Bea Hedera formosana Nakai Hedera helix auct. non l. Hedera rhombea (Miq.) Bean var. formosana (Nakai) Li |
‧科名: | 五加科(Araliaceae)常春藤屬(Hedera) |
‧別名: | 臺灣常春藤、常春藤,土鼓藤『拾遺』,龍鱗薜荔『日華子』,尖葉薜荔『聖惠方』,上樹蜈蚣『草藥性』,三角楓(廣西),三角風(貴陽) |
‧原產地: | 台灣固有種,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有分布。 |
‧分佈: | 生長於海拔 300~2,500 公尺的山地,著生於樹幹或陰溼的岩壁上,較常見。 |
‧用途: |
1.台灣常春藤可供作綠籬、吊盆及攀援性之觀賞化材料,惟低海拔生長不易,須經馴化育種。2.藥用:性味:莖、葉:苦、辛、溫。效用:莖、葉:袪風利溼,活血消腫。治風濕骨痛,腰痛,跌打損傷,目赤,腎炎水腫,經閉;外用治癰癤腫毒,癮疹,濕疹。 |
‧莖: | 著生性攀援灌木,莖伸長,長 2~5 公分,常有多數分枝,莖及枝條上有氣生根附著於其他樹木之樹幹上。 |
‧葉: |
葉在不開花結實的枝條上為卵形或闊卵形,3~5 裂或深裂,有時為標準的心形,長 5~10 公分,寬 4~8 公分,裂片三角形,長 2~3.5 公分,先端漸尖或銳尖;生長於開花結實枝條上的葉片菱形或菱狀披針形,長 5~10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或略鈍,全緣或先端 1~3 淺裂,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星狀毛有 7~14 枚分歧,葉柄長 3~5 公分,細長。 |
‧花: |
花小形,淡黃色,10~15 枚形成一繖形花序,常為單一的繖形花序頂生於小枝條先端,花序軸長 2~5 公分,有星狀毛,小花梗長 0.7~1.2 公分,有星狀毛,花萼倒圓錐形,長 0.1 公分,有星狀毛,先端 5 齒裂,花瓣 5,卵狀三角形,長 0.3~0.4 公分,外面有星狀毛;雄蕊 5 枚,花絲長 0.3 公分,花盤短,花柱合生,長 0.1 公分,柱頭不明顯 5 裂。花期 7~9 月。 |
‧果實: | 果實球形,徑 0.6~0.7 公分,成熟時變為黑色。果期 10~1 月。 |
‧特性: | 常綠攀援灌木,嫩枝幾無毛,稀具星狀毛。花枝上的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或近於菱形至卵形,歪斜,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闊楔形,上面亮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兩面均明顯,網脈上面較明顯;葉柄長 1~5.5 公分,幾無毛。繖形花序近於繖房狀排列;總花梗細長,長 1~1.5 公分,有星狀毛;花梗長 0.6~0.8 公分,有星狀毛;萼筒短,倒圓錐形,密生星狀毛,長 0.1 公分;花瓣卵形,長 0.2~0.25 公分,開花時略反卷,外面有星狀毛,內面中部以上有隆起的脊;雄蕊 5,花絲長 0.2 公分;子房 5 室,花盤短圓錐形;花柱合生成柱狀,長 0.1 公分,柱頭有不明顯的 5 裂。果實黑色。花果期 7 至 翌年 1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69008021
臺灣常春藤 |
‧拍攝地點: | 合歡山 820 林道旁(1021008-105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