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蛇莓 | |||||||||||||||||||||
台灣蛇莓0 | |||||||||||||||||||||
|
‧中文名稱: |
台灣蛇莓 更多台灣蛇莓 |
‧英文名稱: |
Yellowflower Mockstrawberry |
‧學名: |
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
& Mor.) Miq. Duchesnea chrysantha (Zucc. & Mor.) Miq. Duchesnea formosana Odashima Fragaria chrysantha Zoll. & Mor. |
‧科名: | 薔薇科(Rosaceae)蛇莓屬(Duchsnea) |
‧別名: | 台灣蛇莓,臺灣蛇莓,皺果蛇莓(海南植物志),地錦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產於陝西、四川、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生在草地上。日本、朝鮮、印度、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 |
‧分佈: | 台灣見於全島低海拔約 0~500 公尺處的平野至山麓陰涼的路旁、草地。 |
‧用途: | 1.藥用:性味:全草:甘、酸、涼,有小毒。效用:莖葉:治毒蛇咬傷,燙傷,疔瘡。 |
‧莖: |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匍匐枝蔓長,接觸地面處常能生根,有時可長達 30~60 公分。 |
‧葉: |
葉互生,三出複葉,具總葉柄,長約 2~6 公分,有柔毛或近似光滑;小葉卵圓形形或菱狀卵形,長 0.8~2.0 公分,寬 0.8~1.4 公分,先端鈍或圓,基部漸狹或楔形,紙質,表面暗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表裏兩面具有毛茸,葉緣有粗鋸齒,基部近似全緣;小葉近似無柄,托葉離生或部份連生。 |
‧花: |
花單生,腋生,黃色,徑 1.2~1.6 公分;花梗長 1.5~4 公分,斜上昇,略有毛茸,花萼 5 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0.4~0.6 公分,寬約 0.2 公分,先端銳尖形,副花萼 5 裂,較小,有鈍鋸齒;花瓣 5 枚,卵形或倒卵形,長 0.4~0.5 公分,寬 0.4 公分,先端圓而凹;雄蕊 20~30 枚,花絲呈絲狀,花托球形;心皮多數,離生。花期 5~7 月。 |
‧果實: | 果實為瘦果,不具光澤,常有粗糙的瘤節,由許多瘦果聚集形成聚合果,徑 0.4~0.6 公分,呈暗紅色。 |
‧特性: |
多年生草本,匍匐莖長 30~50 公分,有柔毛。小葉片菱形、倒卵形或卵形,長 1.5~2.5 公分,寬 1~2 公分,先端圓鈍,有時具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鈍或銳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近無毛,下面疏生長柔毛,中間小葉有時具 2~3 深裂,有短柄;葉柄長 1.5~3 公分,有柔毛;托葉披針形,長 0.2~0.3 公分,有柔毛。花直徑 0.5~1.5 公分;花梗長 2~3 公分,疏生長柔毛;萼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0.3~0.5 公分,先端漸尖,外面有長柔毛,具緣毛;副萼片三角狀倒卵形,長 0.3~0.7 公分,外面疏生長柔毛,先端有 3~5 鋸齒;花瓣倒卵形,長 0.25~0.5 公分,黃色,先端微凹或圓鈍,無毛;花托在果期粉紅色,無光澤,直徑 0.8~1.2 公分。瘦果卵形,長 0.4~0.6 公分,紅色,具多數顯明皺紋,無光澤。花期 5~7 月,果期 6~9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7007010
臺灣蛇莓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后里鄉泰安村如光山寺前小公園內(96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