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輪菜

台灣風輪菜00.JPG
台灣風輪菜00
台灣風輪菜01.JPG
台灣風輪菜01
台灣風輪菜02.JPG
台灣風輪菜02
台灣風輪菜03.JPG
台灣風輪菜03
台灣風輪菜04.JPG
台灣風輪菜04
台灣風輪菜05.JPG
台灣風輪菜05
台灣風輪菜06.JPG
台灣風輪菜06
台灣風輪菜07.JPG
台灣風輪菜07
台灣風輪菜08.JPG
台灣風輪菜08
台灣風輪菜09.JPG
台灣風輪菜09
台灣風輪菜10.JPG
台灣風輪菜10
台灣風輪菜11.JPG
台灣風輪菜11
台灣風輪菜12.JPG
台灣風輪菜12
台灣風輪菜13.JPG
台灣風輪菜13
台灣風輪菜14.JPG
台灣風輪菜14
台灣風輪菜-花00.JPG
台灣風輪菜-花00
台灣風輪菜-花01.JPG
台灣風輪菜-花01
台灣風輪菜-花02.JPG
台灣風輪菜-花02
台灣風輪菜-花03.JPG
台灣風輪菜-花03
台灣風輪菜-花04.JPG
台灣風輪菜-花04
台灣風輪菜-花05.JPG
台灣風輪菜-花05

中文名稱:

台灣風輪菜
英文名稱:  

學名:

Clinopodium laxiflorum (Hayata) Mori var. taiwanianum T. H. Hsieh & T. C. Huang

科名:

唇形花科(Lamiaceae)風輪菜屬(Clinopodium)

別名:

台灣風輪菜
原產地: 台灣固有種。
分佈: 台灣中央山脈高海拔山區。
用途 1.藥用:性味:全草:苦。效用:全草:清熱解毒,袪風止痛,散瘀消腫,止血止痛。治感冒頭痛,咽喉腫痛,食積腹痛,嘔吐,泄瀉,菌痢,白喉,癰腫丹毒,蕁麻疹,毒蟲咬傷,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疔瘡,血崩。
莖: 草本,高可達 20 公分,具匍匐莖,莖纖細,直立,叢生,被柔毛;老莖常成紅褐色,被短柔毛。

葉:

葉多而密,單葉,對生,無柄或有柄,柄長約 0.3 公分,被柔毛;葉片長 0.8~1.2 公分,寬 0.4~1.0 公分,卵形至闊卵形,葉基鈍形至截形,葉尖銳形,肉質狀;葉緣全緣或疏齒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光滑,葉緣近無毛,具腺點。

花:

花序呈垂繖花序,頂生或腋生,長 0.7~0.8 公分;苞片線形,被柔毛;花梗長約 0.3 公分,被細毛;花萼筒形,唇狀裂,疏被柔毛及細毛,具 13 條肋紋,上唇 3 齒裂,齒裂片呈三角形,下唇 3 齒裂,齒裂線狀三角形;花冠筒形,被細腺毛,邊緣呈唇狀,上唇闊卵形,下唇 3 裂,中裂片闊卵形,先端微凹;雄蕊 4 枚,2 長 2 短,著生於花筒上;花絲扁平,平滑;花藥 2 室,隔離;柱頭不等 2 裂。盛花期在 6~7 月間。
果實: 果實小堅果狀,長約 0.1 公分,長橢圓形,基部微三角形,先端圓形,平滑。

特性:

草本,高可達 20 公分,具匍匐莖,莖纖細,直立,叢生,被柔毛。葉多而密,單葉,對生,無柄或有柄,柄長約 0.3 公分,被柔毛;葉片長 0.8~1.2 公分,寬 0.4~1.0 公分,卵形至闊卵形,葉基鈍形至截形,葉尖銳形,肉質狀;葉緣全緣或疏齒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光滑,葉緣近無毛,具腺點。花序呈垂繖花序,頂生或腋生,長 0.7~0.8 公分;苞片線形,被柔毛;花梗長約 0.3 公分,被細毛;花萼筒形,唇狀裂,疏被柔毛及細毛,具 13 條肋紋,上唇 3 齒裂,齒裂片呈三角形,下唇 3 齒裂,齒裂線狀三角形;花冠筒形,被細腺毛,邊緣呈唇狀,上唇闊卵形,下唇 3 裂,中裂片闊卵形,先端微凹;雄蕊 4 枚,2 長 2 短,著生於花筒上;花絲扁平,平滑;花藥 2 室,隔離;柱頭不等 2 裂。果實小堅果狀,長約 0.1 公分,長橢圓形,基部微三角形,先端圓形,平滑。台灣風輪菜為疏花風輪菜的另一變種,台灣風輪菜疏花風輪菜(Clinopodium laxiflorum)相較,台灣風輪菜的葉較大,花較小(花長 0.7~0.8 公分 ),花梗較長(梗長約 0.3 公分)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23007031 臺灣風輪菜
中國植物誌 第 66 卷 234 頁 PDF 疏花風輪菜(參考)
https://baike.baidu.com/item/疏花風輪菜/5644766 疏花風輪菜(參考)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風輪菜 92年10月392頁(參考)

拍攝地點: 南投縣仁愛鄉合歡山台 14 甲公路旁(1020918)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