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丁桂 | |||||||||||||||||||||
土丁桂0 | |||||||||||||||||||||
|
‧中文名稱: |
土丁桂 更多土丁桂 |
‧英文名稱: | Alsine-like Evolvulus |
‧學名: |
Evolvulus
alsinoides
Linn. Convolvulus alsinoides L. Evolvulus alsinoides L. var. decumbens (R. Br.) Oostst. Evolvulus alsinoides L. var. rotundifolius Hayata ex Yamamoto(圓葉土丁桂) |
‧科名: |
旋花科(Convolvulaceae)土丁桂屬(Evolvulus) |
‧別名: |
土丁桂,毛辣花、銀絲草(廣州),瀉痢草(福建),人字草、毛將軍、白毛將軍(台灣),過飢草、小鹿銜、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銀花草,白毛草、白毛蓮、白毛將,白鴿草,白頭妹,暴臭蛇、煙油花 |
‧原產地: | 東南亞,馬來西亞,克米羅尼西亞,中國大陸廣西、廣東、福建。 |
‧分佈: | 台灣全境海岸沙質水邊及乾燥草地,小琉球及澎湖群島自生。 |
‧用途: | 1.藥用:性味:全草:甘、苦、澀、平。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平喘止咳。治肝炎黃疸,胃痛,消化不良,急性腸炎,疔腫,痢疾,泄瀉,淋症,帶下病,跌打損傷,腰腿痛。 |
‧莖: | 草本,莖纖細,平臥或斜上,多分枝,長 15~30 公分,被短柔毛。 |
‧葉: |
葉為單葉,互生,幾無柄;葉片長 0.5~1 公分,寬 0.3~1 公分,長橢圓形、橢圓形或匙形,葉基圓形或漸尖形,葉尖鈍形或微凹頭,葉緣為全緣,上下表面被毛或上表面平滑。 |
‧花: |
花單一,腋生,花梗纖細;苞片長 0.1~0.4 公分,線形;萼片長約 0.4 公分,線狀披針形,先端銳形,被長絨毛;花冠徑 0.5~0.8 公分,近輻形,藍紫、淡藍或近白色;子房光滑,柱頭絲狀、圓柱狀或略棒狀。花期全年。 |
‧果實: | 果實為蒴果,球形,平滑,4 瓣開裂;種子黑色。 |
‧特性: |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褐色或銹色絹毛,莖匍匐或斜上,多分枝,長 15~30 公分。葉互生,具短柄或幾無柄,葉片線狀長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 0.6~2.5 公分,偶長達 3.5 公分,寬 1.2 公分,基部鈍形,先端尖,全緣。花藍色或白淡藍色,徑約 0.6~1 公分,腋生,單 1 或 2~3 朵簇生於花梗上,梗長達 2 公分;萼片大小不一,長 0.3~0.4 公分,披針形,被長毛,花冠淺漏斗狀,5 淺裂,花柱 2 個,由基部分枝,各枚又分 2 歧。蒴果球形,長 0.25~0.4 公分,萼宿存,通常具種子 4 粒。花期春至秋天。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18007010
土丁桂 |
‧拍攝地點: | 台北花博未來館(1010509);墾丁龍坑自然保護區(102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