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膽草 | |||||||||||||||||||||
|
‧中文名稱: |
地膽草 更多地膽草 |
‧英文名稱: |
Bhopatri,Elephant Foot,Prickly-Leaved Elephant's Foot |
‧學名: |
Elephantopus scaber Linn. |
‧科名: | 菊科(Compositae)毛蓮菜屬(Elephantopus) |
‧別名: |
地膽草(本草綱目拾遺)、紅花燈豎杇、紅燈豎杇、丁豎杇、苦地膽、牛拖鼻、小本丁豎杇,細本丁豎杇、燈豎杇、燈豎朽、天芥菜、穗狀丁豎杇、磨地膽(廣州)、 鹿耳草(海南)、紅花毛蓮菜 |
‧原產地: |
廣泛分佈於美洲、亞洲、非洲各熱帶地區;在中國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及雲南等省區及臺灣。常生長於開曠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緣。 |
‧分佈: |
全島低海拔地區。 |
‧用途: | 1. 藥用:性味:全草:苦、涼。根:苦、涼,有小毒。效用:全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感冒,痢疾,吐瀉,乳蛾,咽喉痛,水腫,目赤紅痛,癤腫;根:清熱,除濕,解毒。治中暑發熱,溫毒發斑,赤痢,頭風,風火牙痛,癰腫。長期服用易致肝癌。 |
‧莖: | 草本,根狀莖平臥或斜升,具多數纖維狀根;莖直立,高 20~60 公分,基部徑 0.2~0.4 公分,常多少二歧分枝,稍粗糙,密被白色貼生長硬毛。 |
‧葉: |
基部葉花期生存,蓮座狀,匙形或倒披針狀匙形,長 5~18 公分,寬 2~4 公分,頂端圓鈍,或具短尖,基部漸狹成寬短柄,邊緣具圓齒狀鋸齒;莖葉少數而小,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向上漸小,全部葉上面被疏長糙毛,下面密被長硬毛和腺點。 |
‧花: |
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或枝端束生的團球狀的複頭狀花序,基部被 3 個葉狀苞片所包圍;苞片綠色,草質,寬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 1~1.5 公分,寬 0.8~1 公分,頂端漸尖,具明顯凸起的脈,被長糙毛和腺點;總苞狹,長 0.8~1.0 公分,寬約 0.2 公分;總苞片綠色或上端紫紅色,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而具刺尖,具 1 或 3 脈,被短糙毛和腺點,外層長 0.4~0.5 公分,內層長約 1.0 公分;花 4 個,淡紫色或粉紅色,花冠長 0.7~0.9 公分,管部長 0.4~0.5 公分。花期 5~10月。 |
‧果實: | 果實為瘦果,長圓狀線形,長約 0.4 公分,頂端截形,基部縮小,具稜,被短柔毛;冠毛汙白色,具 5 稀 6 條硬剛毛,長 0.4~0.5 公分,基部寬扁。 |
‧特性: |
草本,莖直立,株高 20~45 公分,二分叉狀,被粗毛和長柔毛。根生葉長 7~18 公分,寬 2~3.5 公分,倒披針狀匙形,葉尖圓形,葉基下延形,近無柄,葉緣鈍鋸齒緣,被粗毛和長柔毛;莖生葉長 3~8 公分,到披針形;上部葉為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聚集,油心形葉狀苞片包圍,苞片 3 枚,長 1~1.5 公分,寬 0.8~1 公分,闊卵圓形;總苞長 0.8~0.9 公分,寬約 0.2 公分,總苞片呈乾瞙質,2 輪,長橢圓狀披針形,被毛,外層苞片長約 0.4 公分,寬約 0.5 公分,內曾苞片長約 0.4 公分,寬約 0.8~0.9 公分;小花皆為管狀花,4 朵,花冠長約 0.7 公分,裂片不等長。果實為瘦果,長約 0.4 公分,寬約 0.05 公分,長橢圓狀披針形,被毛;冠毛長 0.4~0.5 公分,被剛毛。花期 5~10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042020 燈豎杇(丁豎杇)燈豎朽(錯) |
‧拍攝地點: | 中寮百草谷(1100709-1100825-花) |